鳳陽縣委書記朱林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在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市委七屆五次全會精神之際,市委組織開展赴浙滬考察學習,既是推動黨中央和省委工作部署走深走實、落地見效的政治要求,也是對標先進、激發干勁的現實舉措。兩天來與一市兩區的同志溝通交流、學習借鑒,深受啟發,既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路,又轉變了觀念、提升了格局。主要有以下幾點感受:一是統籌謀劃、推動發展站位高。一市兩區始終堅持高質量發展,以前瞻性思維謀篇布局,在服務全國大局中發展自身;二是敢為人先、改革創新力度大。一市兩區作為改革開放先發地區,思想高度解放,敢闖敢試,在改革創新中實現新躍升;
三是重視人才、優化環境舉措實。一市兩區營商環境優越,專家人才高度集聚,一方面是因為三地區位優越、生活便利,但另一方面也是他們吸引人才、優化環境舉措有力;四是爭先進位、壯大產業成效好。一市兩區經濟社會高度發達,但他們并沒有懈怠滿足,反而保持充足拼勁、闖勁、鉆勁,持續壯大主導產業,推動高質量發展打開新天地;五是提升品質、城市建設水平高。考察期間,所到之處盡是秀麗,目光所及處處皆景,令我印象深刻。
朱林表示,下一步,鳳陽縣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要論述,全面落實省市全會部署,堅持“忠專實”“勤正廉”,聚焦“六破六立”,落實“五大要求”,緊扣打造千億硅谷、沖刺全省前十目標任務,對標滬蘇浙、融入長三角,奮力推動鳳陽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努力為現代化新滁州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一是堅持對標先進,深入推動思想大解放。結合主題教育,深入開展“思想大解放、環境大優化、能力大提升、作風大轉變、任務大落實”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在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中找方法,在對標滬蘇浙中找差距,在長三角發展大局中找定位,進一步改進干部作風,凝聚發展共識、形成發展合力。堅持主動靠上去、精準接上去、全力融進去,組織縣黨政代表團赴長三角實地考察、對標學習,推動深化改革,推進作風轉變。以南京經開區鳳陽省際合作園區建設為抓手,加快更多合作事項及時落地。持續優化“鳳如意”營商環境,全力推進招才引智,努力招引一批長三角地區高端人才和行業龍頭企業。確保今年9月底前完成全年既定招商任務,全年新簽約億元項目超60個,50億元大項目招引再有新突破。
二是堅持制造強縣,深入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工業強縣”不動搖,充分發揮“兩石”資源優勢,緊盯先進光伏、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新三樣”和“六大產業鏈”持續招大引強,加快建設千億級硅基新材料產業集群和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集群。抓好光伏產業龍頭企業引育,推進福萊特、南玻、尚德、矚日等重點企業擴大產能,推進正泰、亞瑪頓貼合、漢韋膠膜等重點項目投產達產,做大產業規模,形成品牌優勢,全年光伏玻璃產量超700萬噸,硅基產業產值超400億元。謀劃籌備2024年長三角綠色食品加工業(小崗)大會,力爭全年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超150億元。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0家以上、規上企業35家以上、百億企業1家。
三是堅持提升能級,深入推動大美鳳陽建設。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圍繞“一山兩河三城一湖”,征收房屋面積超55萬平方米,加快迎水寺公園、鳳凰山公園、護城河水系、臨淮關淮河大橋、明巢高速小崗東出口等重點項目建設,強化園區基礎設施配套,不斷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水平和承載能力。鞏固省級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加強智慧城管平臺建設,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和精細化水平。深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爭創國家園林城市、省級生態文明示范縣。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強“大明文化”和“小崗精神”傳承保護,推進“金紅藍綠”四色旅游建設,加快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大美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