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關于2023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工會驛站)建設工作方案》,明確全省各市(縣)要結合本地實際,在環衛場站、公園(景區)等處建設一批服務站點,服務環衛工人、建筑工人、市政維修工人、綠化工人等戶外勞動者群體。
根據工作方案,具體來看,2023年,全省新建1000家以上、提升3000家,累計建成達標4000家以上工會驛站并有效運行。其中,每個省轄市總工會本級自建工會驛站不少于2個,每個縣(市、區)總工會本級自建工會驛站不少于1個。工會驛站主要服務環衛工人、快遞員、外賣配送員、建筑工、市政維修工,網約車、出租車、貨車、公交車司機,交警、輔警、城管、綠化、物管、供水、燃氣、景區服務等戶外勞動者群體。各地可根據實際擴展服務對象范圍。
根據工作方案,服務站點建設分為自建和共建兩種方式。自建指由各市(縣)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等自籌資金單獨建立;共建是指由各市(縣)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與相關單位利用現有的機關企事業單位服務站點、環衛場站、住宅小區門崗及附近、重點工程建設工地等處的場所改造建設。
此外,安徽省要求各市(縣)開展專題調研,逐一摸排現有服務站點,全面掌握服務站點現狀,認真查找在“建、管、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建立問題、責任、措施、時限“四個清單”,清單化、閉環式推動問題整改到位、提升達標到位;通過實地核查、查閱資料等方式,評估服務站點建設管理運維和作用發揮情況,對照建設標準補差補缺;適時對服務站點統一編碼,實施星級管理。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宣傳服務站點的服務功能、服務對象、服務成效,宣傳服務站點在“建、管、用”等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引導培育關心關愛戶外勞動者的良好社會風尚。(記者 王駿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