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定遠縣桑澗鎮富硒水稻基地里,“95后”返鄉創業小伙陳光,正為母?;茨蠋煼秾W院參加暑期“三下鄉”活動的學弟學妹們耐心講解富硒水稻栽種技術,并帶他們詳細了解現代化農業生產的全過程。
充足的陽光下,500畝富硒水稻經過雨水的滋潤,顯得蒼翠欲滴。一路上,莘莘學子踏著陳光的腳步,深刻感受著現代化農業為鄉村振興輸送著源源不斷的力量。
今年27歲的陳光,是定遠縣桑澗鎮河西村人。2019年從淮南師范學院畢業后,他在母校老師的支持下,毅然回到家鄉河西村,嘗試種植富硒水稻。陳光成立定遠縣天和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通過產業幫扶、科技培訓等方式,探索村集體、高校與合作社之間的產業合作模式。“返鄉創業,是對我大學學習成果最好的檢驗。”陳光堅定地說。
在淮南師范學院專業技術的全力支持下,陳光將納米微肥技術用于農業生產實踐,科學調控稻米中的硒、鋅等微量元素含量。此外,他還實現水稻從種植到烘干的全過程機械化,形成河西村獨有的富硒水稻綠色有機種植體系。
在陳光的帶領下,短短4年,100多戶村民主動加入富硒水稻種植隊伍,桑澗鎮富硒水稻種植面積已有1000余畝。2022年,合作社水稻年產值260噸、小麥200噸,其中富硒水稻年產量約50噸。合作社年收入140萬元,帶動農戶增收20%以上。此外,合作社還為脫貧戶提供一批就業崗位,平均每戶增收8000余元,最高年收入3萬多元。
微風拂過,千畝稻田碧波蕩漾。從“土里刨食”到“土里掘金”,陳光的創業實踐,讓身邊村民對于種田越來越有信心。在定遠縣,和陳光一樣越來越多的返鄉者,帶著新的創業理念、技術手段反哺家鄉,將汗水揮灑在鄉野田間,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