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外媒看滁 > 正文

【人民網】組建民間志愿救援隊伍 群眾危難時刻挺身而出

——記滁州市瑯琊區1054救援隊隊員王 丹、張學海

王 丹,男,1989年7月生,中共黨員,滁州市瑯琊區1054救援隊隊長。張學海,男,1973年12月生,中共黨員,滁州市瑯琊區1054救援隊副隊長。他們是1054救援隊發起人之一,2019年以來一直奮戰在公益的道路上,參加水域救援、走失人員搜救、公益宣講、抗洪搶險、防疫消殺、地震救援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500次,志愿服務時長4860小時,服務群眾達上萬人。面對救援任務中的困難和未知艱險,作為領頭人,他們挺身而出,沖在一線,始終把困難和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和幸福帶給他人,用堅守、責任和真情詮釋人間大愛。

熱心公益,組建隊伍

隨著人員的走失、自然災害的增多,溺水事件的頻發,2019年11月,一直熱心公益事業的王 丹和張學海深刻認識到社會救援力量能在平日里幫助更多的百姓群眾,于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組建了救援隊,載著“要您無事”的美好愿望,為這支救援隊命名為滁州市瑯琊區1054救援隊。建隊之初,裝備匱乏,徒手救援的工作效率非常低,他們就自己帶頭捐錢購買裝備,先后投入十余萬元,新增救援設備200余件。王 丹、張學海通過考核取得應急救援員證、業余無線電操作證、紅十字救護證、船員證等多個證書。在他們的影響和帶動下,隊伍從20人已發展成為擁有220名志愿者的公益組織,隊員持證率達70%。

從2019年底起,他們尋找多方合作,為救援工作打開新局面,由于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隊員們更是信心百倍參加救援工作。2020年初,他們加入滁州市公安局110聯動系統,承接聯動接警任務,范圍包括山野水域救援、城市搜救、自然災害救援、其他安全事故等社會救援;2021年,又與瑯琊山景區管委會及10個社區簽訂救援聯動機制共建協議,承擔公益救援、防災減災宣傳培訓等任務。

堅守信念,愛心守護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花朵,是民族的未來。1054救援隊在王 丹和張學海的帶領下秉持“防大于救”的思想,走進校園、走進社區,面向未成年人開展防拐騙、防溺水、心肺復蘇、海姆立克、外傷止血、包扎等防災減災安全知識宣傳,幫助未成年人盡可能的避免或減少各類危險和意外傷害,他們共參與各類知識宣講、演練培訓等志愿服務活動32次,受益人數約5000人次。連續5年高考前夕,王 丹、張學海二人都會組織帶領1054救援隊專門成立愛心護考工作組,全面負責高考“愛心護考”志愿服務活動。2023年6月救援隊50余名志愿者加入了護考行動,協助維持現場秩序,配合疏散現場人群,還免費向考生和送考家長發放礦泉水、降暑藥品。點點滴滴的付出中,給孩子和家長們帶去期望。

2022年以來,王 丹帶領隊員到2300公里之外的大涼山美姑縣山區村小進行幫扶,單趟車程30個小時,共籌集三輛4.2米廂式貨車的物資,包含衣服鞋子、書籍玩具、冰箱洗衣機、投影儀等,資助了20所村小1500余名兒童。

自2020年起,1054救援隊發起了“微微光亮,送你回家”志愿服務活動,活動開展以來,他們不分嚴寒酷暑,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城市鄉村,帶著隊員們成功搜救走失人員286人,搜救成功率99%,守護了500多戶家庭。在這些搜救任務中,其中走失老人年齡最大95歲,搜救時間最長的一次是連續160小時,組織搜救人數最多的一次是900人,甚至跨省跨市進行救援。在他們的心中,只要接到人員走失的求助信息,就要第一時間溝通協調、確認方案、實施救援,憑借著一份愛心和熱心,用愛來照亮走失人員回家的路。

災難無情,勇敢逆行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災難無情人有情。2020年7月19日,滁州市全椒縣古河鎮等多個村莊發生洪澇災害,約800人被困。接到出動指令后,王 丹和張學海立即帶領隊員趕赴現場實施救援。受災區域面積較大,大量房屋被淹,平均水深1米,最深處2.5米。他們不顧危險多次駕駛沖鋒舟、橡皮艇解救受困群眾。因為水下植被情況不明,發動機螺旋槳容易發生纏繞、損傷等問題,到達無法使用發動機的區域,張學海就帶頭跳下水推著救生艇繼續前進。經過全體隊員一天一夜的奮力營救,5個村300余名受困群眾全部解救完畢,為群眾搭建了一座生命之橋。為有效預防和控制災后次生事件發生,他們又一次帶領隊友們背起幾十公斤的消殺設備,對古河鎮部分受災地域廣闊的村民組進行了排查和消殺,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2020年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國,王 丹、張學海臨危不懼,組織1054救援隊緊急出征,參與了城市消殺、高鐵站執勤、無償獻血、運送防疫物資等各項志愿服務活動165次,受益人數約12萬人次。2021年8月酷暑,“德爾塔”肆虐,他們帶領隊友們對居民小區、學校、客運站、菜場等地開展消殺活動72次,受益人數約8萬人次。2022年3月、4月,滁州市出現確診病例,他們二人毫不猶豫挺身而出,帶領防疫小分隊勇敢逆行疫情封控區,穿著密閉的防護服,肩背60多斤的消殺裝備,對惠民菜場、揚子花園、王橋等十余個封控區及周邊道路進行了三輪全域消殺,總消殺面積約268萬平方米。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連續發生兩次7.8級地震,王 丹、張學海立即申請出征,他們和4名隊員組成國際救援小組,并于2月9日中午攜帶頂撐、破拆、除顫儀、醫療箱等裝備從滁州出發,經南京-成都-開羅-伊斯坦布爾-卡赫拉曼馬拉什,轉機4次,歷經40多小時飛抵土耳其。按照統一部署,他們的搜救地點分配在重災區阿德亞曼省,由土耳其軍方直升機將他們送至阿德亞曼省,再轉大巴車到達救援現場。王 丹和張學海盡最大努力與他國救援力量通力合作,并肩作戰,利用生命探測、挖掘機、頂撐、破拆等裝備,想方設法開展搜救工作。在救援現場疏導安慰遇難者家屬,指揮挖掘機挖掘,在發現遇難者后,操作破拆工具作業,傳遞遇難者遺體,直到2月16日完成救援任務返回祖國。2月12日至2月15日他們帶隊共搜救13人(幸存者1人、遺體12具)。

王 丹和張學海始終堅持不忘初心,秉承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陪伴著救援隊歷經風雨,戰勝困難,他們帶領全體隊員在為民服務的路上,追求著心中的大愛。

王 丹2020年榮獲“滁州好人”稱號,2021年榮獲“第七屆滁州市道德模范”稱號。張學海2020年榮獲“滁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優秀志愿者”稱號,2022年榮獲“滁州好人”稱號,2022年獲評“安徽省社會應急救援先進個人”,2023年5月應急管理部對赴土耳其開展地震救援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張學海給予個人嘉獎。他們帶領的滁州1054救援隊2020年榮獲第23屆“安徽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稱號。(鄭艷)

責任編輯:郭新星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手機訪問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滁州日報社承辦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皖網宣備3412015001號 皖ICP備11004325號-1 熱線電話:0550-302268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a级毛片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视频免费看| 国产精品国产免费无码专区不卡|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日韩日韩日韩日韩日韩|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影片中文字幕| 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宅宅午夜亚洲精品|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 最近最新2019中文字幕4| 亲密爱人之无限诱惑| 美国式禁忌交换伴侣| 国产大片51精品免费观看| 777丰满影院| 娇妻第一次被多p|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桃花视频性视频| 亚洲精品一级片| 第四色最新网站| 国产91最新在线| 麻豆麻豆必出精品入口| 国产裸模视频免费区无码| 一级一片一a一片| 日日操夜夜操狠狠操| 亚洲videosbestsex日本| 深夜A级毛片视频免费| 北条麻妃在线一区二区| 被农民工玩的校花雯雯| 国产无套护士丝袜在线观看| 2020国语对白露脸| 在线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 √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8下载| 撞击着云韵的肉臀|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极品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特黄aaaaaaaaa及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