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包增光 通訊員李興祥)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今年以來,我市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全力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以實際行動推進美麗滁州建設。
我市著力提升空氣質量,高效運用“1245”大氣污染綜合防控體系,上半年全市PM2.5平均濃度為37.4μg/m3,優于年控目標,優良天數比例為74.6%,同比上升1.7個百分點,秸稈禁燒實現零火點。治理土壤污染,3家中小微企業和社會源類危險廢物收集貯存轉運試點建成運行,全市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100%。行政村環境綜合整治和農村黑臭水體等4項任務序時推進,定遠縣和鳳陽縣成功申報省級農村黑臭水體治理項目試點。
上半年,全市20個國控斷面水質符合考核目標要求,水質優良比例達85%,縣級及以上在用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今年以來,全市水質優良率85%,優于考核目標15個百分點;水質指數較去年同期改善9.22%,改善幅度全省第一,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位于第29位。“十四五”以來,我市城市水質指數改善15.64%,改善幅度全省第一。
在強化環境監管工作中,全市237家排污單位595套設備與國發平臺聯網,上半年共查處環境違法案件70件,罰款791萬元;審批建設項目環評334件,發放排污和輻射安全許可證493件。發展綠色產業,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累計投產、開工、簽約項目76個,總投資額875.2億元。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呵護生態系統,調查發現優良生態指標物種數增加,世界瀕危物種“桃花水母”再現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