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管理服務工作一直是政府關心、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7月27日下午,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了省人民政府關于全省物業管理工作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全省住宅小區物業服務覆蓋率97.1%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常業軍在《報告》中透露,安徽省堅持黨建引領,推進物業管理融入基層治理。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已組建住宅小區黨組織14656個,組建率97.5%。同時,整合社區服務資源。全省共設立15000 個集小區黨支部黨員活動室、業主委員會辦公室、物業服務前臺于一體的黨群服務站,為居民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
安徽省堅持業主自治,推進物業服務管理規范發展。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共有15035個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區域,已實施物業管理的14602個,物業服務覆蓋率97.1%。同時,提升業主委員會組建率,全省已組建業主委員會(含物業管理委員會)10645 個,組建率70.8%。
物業管理存在五大問題
2023年4月至7月,省人大城建環資委開展了全省物業管理工作情況專題調研,《關于全省物業管理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以下簡稱《調研報告》)披露,截至去年底,全省物業服務企業達5000多家,物業行業從業人員超過20萬人。
從調研情況看,由于物業企業和從業人員準入門檻較低,部分物業服務企業專業能力不強、服務不規范、經營理念較為滯后,服務質量不夠高。部分物業企業為了控制成本確保利潤,降低服務質量,導致物業企業服務履約難以令業主滿意。行業監管缺乏有效手段,目前安徽省對物業企業實施的是信用管理,但工作實施過程中,對物業企業沒有強制性約束力,物業企業的解聘更換由業主大會來決定,物業主管部門決定不了物業企業進駐撤出。
“小區物業管理服務不優;物業領域信訪投訴量較大;業主自治管理作用發揮難;專項維修資金使用效率低;管理制度有待進一步健全。”《報告》也指出了存在的五大問題。今年以來,群眾通過全省信訪平臺反映物業管理類信訪投訴5396件次,信訪投訴主要集中在居住環境、住用安全、設施配套、物業服務質量等方面。
“從全省業主委員會實際運行情況看,履職不到位現象比較普遍,遇到問題習慣性依賴政府部門協調解決,履職行為不夠規范,決策信息不公開不透明,甚至有業主委員會成員為謀取私利,與物業公司搞暗箱操作、權力尋租,對業主要求敷衍了事。”《報告》中指出。
推動城市管理服務向住宅小區延伸
《報告》透露,安徽省堅持部門聯動,推進綜合執法下沉街道社區。省政府印發了《關于賦予鄉鎮街道部分縣級審批執法權限的決定》,將涉及物業管理的10項執法事項,賦權鄉鎮街道,增強鄉鎮街道在物業管理領域行政執法能力,解決基層“看得見的管不著、管得著的看不見”難題。
安徽省開展綜合執法。積極推進政府職能部門及專業運營單位執法管理進小區。聚焦電梯等公共設施安全、小區違法亂象監管,開展常態化綜合執法、集中行動,累計辦理住宅小區物業處罰案件800余起,罰款1500余萬元。
《調研報告》披露,從調研情況看,住宅小區管理問題由物業企業負責,由房產部門處理基本成為社會普遍認知,行政執法進小區未有實質性開展,執法監管未形成合力,一些私搭亂建、毀綠種菜、消防安全隱患、公共空間占用、電梯設備維護等小區管理難點問題得不到執法部門及時解決,加劇了業主的不滿,給物業管理增加了困難。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報告》透露,安徽省將推動城市管理服務向住宅小區延伸,加強城市管理與網格化服務管理、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對接。
同時,《調研報告》也建議,進一步增強化解物業領域矛盾糾紛能力。加強城市管理與街道社區網格化管理、社區大共治等基層治理體系對接,合理配置社區執法力量,指導小區業委會和物業服務企業規范履職。
明年底全省住宅小區
業主委員會組建率100%
“提升物業服務專業化水平、業主委員會履職規范化水平、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物業管理信息化水平、多元化解物業糾紛水平、維修資金使用便利化水平。”關于下一步工作,《報告》提出要在6大方面提升水平。
其中指出,安徽省將進一步完善物業服務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建立健全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進一步提升住宅小區業主委員會組建率,到2024 年底全省住宅小區業主委員會組建率100%。督促各地建立業主委員會成員資格聯審機制,把好業主大會籌備組、換屆小組、業主委員會成員候選人的推薦關和審核關,確保業主委員會成員質量。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 實習生 楊潤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