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建立婦聯執委項目領辦制度,積極探索“婦聯執委+”模式
執委領著辦 領出幸福感
“要不是童執委的幫助,我也不會這么快走出困境,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全椒市民陳如芝說,一年前她還是一名書店的工作人員,因家庭突發變故,為了養家糊口,她在喜邦職業技術學校培訓后,被介紹到南京一家月子中心工作,不但收入翻番,而且更加自信。如今已是“金牌月嫂”的她,不僅在業務上是佼佼者,而且也為兩個孩子樹立了榜樣。
和陳如芝一樣,正是因為有了婦聯執委的幫助、項目領辦的制度,才讓婦女群眾收獲了更多的幸福感,凝聚起更強的“她”力量。近年來,全椒縣推出婦聯執委“項目領辦”制度,由縣、鎮、村三級婦聯執委根據自身行業和界別優勢,領辦了巾幗心向黨、巾幗建新功、巾幗樹新風、巾幗促和諧、巾幗暖人心五大類項目,其中縣級執委領辦“陵”家姐妹、徽姑娘婦女創業、“椒”個朋友青年聯誼交友等11個項目,讓婦聯執委角色由“表決者”變為“領辦人”,由“旁觀者”變為深度“參與者”,讓婦聯組織成為婦女群眾看得見、找得到、靠得住的貼心娘家人。
目前,該縣1278名執委成為項目領辦人,其中縣級執委33位。執委隊伍平均年齡不到39歲,是一支不同戰線、不同領域、精干高效的女性優秀代表,她們在基層治理、科技創新、鄉村振興、家庭服務等領域都發揮著自己的一技之長。全椒縣婦聯副主席王廣萍說,執委有村(社區)干部、巾幗致富帶頭人、文藝工作者等,他們對婦女工作有著很高的熱情,只是缺乏有效的平臺。
為了把“把婦聯改革進行到底”,持續激發執委參與婦女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該縣完善了“1+3+N”執委聯系婦女群眾制度、執委培訓制度、執委議事制度等,鼓勵執委發揮行業優勢和專長為婦女群眾辦好事、實事。
“陵家姐妹”調解室工作主要依托縣、鎮、村三級婦聯執委,在鎮、村及執委工作室等成立的工作室,首批以襄河鎮八波村、石沛鎮棗嶺村、韓金聰執委工作室等為試點的工作室23個。截至目前,該縣已實現全覆蓋,每鎮設有鎮級調解室1個、村級調解室1個。
“‘陵家姐妹’調解室主要是為村里做好鄰里矛盾、家庭糾紛的調解,做的是‘家’字文章。”襄河鎮八波村婦聯副主席王婷說,通過調解,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各類糾紛引發的案件發生,促進家庭平安、社會和諧。
從事律師工作十幾年的韓金聰,是市婦聯執委,重點是做與婦女兒童保護相關工作。在韓金聰工作室里,她經常會給上門、電話咨詢的婦女群眾解答相關的法律知識,教會他們如何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只有不斷地提高婦女維權意識,增強婦女依法維權能力,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好婦女的合法權益。”
“我們為婦女提供職業培訓、推薦就業,一方面是培訓技能、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就是讓他們能夠自食其力、勤勞自強。”全椒縣婦聯執委、喜邦職業培訓學院負責人童友銘說,縣婦聯依托學校為婦女群眾提供了多場次免費技能培訓,讓他們學到一技之長,遇見更好的自己。
為了讓執委領辦的項目更具可行性,該縣婦聯對項目進行了精心設計和篩選,圍繞“黨政所急、婦聯所能、婦女所需”確定項目主題,積極探索“婦聯執委+”工作模式,讓執委化身“黨政國策宣傳員、矛盾糾紛排查員、最美家庭尋找員、巾幗創業助力員、困境婦兒娘家人”,發揮執委的示范帶頭效應,使婦女工作品牌化。通過扎實開展前期調研,量化工作目標,明確實施要求,確保了項目的高質量和可操作性,也真正把執委引領婦女思想、服務婦女發展、聯系婦女群眾的作用落到實處。
面向村、社區、學校三個層面的“陵”家姐妹四季家長課堂項目、“全姐姐來了 溫暖2023”困境婦女兒童關愛項目、“椒”個朋友青年聯誼交友項目……一個個項目正在全椒大地上孕育、發芽、開花、結果。
“通過項目領辦的方式,可以增強對執委身份的認同感,對婦聯組織的歸屬感。”王廣萍表示,希望這種新模式,激活婦聯執委的內在潛能,廣泛爭取社會資源,進一步放大婦聯改革效應、激發組織活力,在團結引領婦女、服務婦女發展、維護婦女權益等方面有更多務實舉措,打造更多巾幗建功品牌,讓廣大婦女在婦聯改革中有更多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