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正式入伏。當天早上8時,安徽就有站點占據了全國最高氣溫榜。當天,全省有68站點達到了高溫標準。氣象部門預計,15日前安徽省仍然維持目前“高燒不退”局面,15日后受冷空氣影響,將迎來短暫清涼。
火力全開 安徽68站點“發燒”
7月11日是初伏第一天,安徽省高溫起步快,“火力”全開。 全國氣溫排行榜顯示,7月11日早上8時,全國2418個站點數據顯示,安徽省鳳臺(33.8℃)、六安(33.5℃)、舒城(33.3℃)的氣溫名列全國氣溫榜前三位,截止到7月11日上午10時,安徽省淮南以35.9℃的氣溫繼續領跑全國氣溫排行榜,鳳臺以35.8℃與四川東興區名列氣溫排行榜第二位。
據安徽省氣象臺監測,截止到7月11日傍晚,安徽省日最高氣溫圖顯示,安徽大多數區域都被35℃以上高溫覆蓋,全省有68個站點達到或超過了35℃的高溫線,全省超過37℃的站點達到30個。占據安徽高溫榜前三位的分別為,淮南最高氣溫達到39.1℃,懷遠最高溫達到38.5℃、鳳臺最高溫38.4℃。
氣象專家介紹,三伏天的時間并不固定,它會隨著氣候的變化而有所不同。三伏天有30天“普通版”和40天“加長版”,今年是“加長版”三伏天,一共40天——7月11日入伏,8月19日出伏,這也是我國連續第9年迎來加長版三伏天。
未來趨勢 15日后或許可以“涼一涼”
進入伏天的第一天,就給安徽省多地來了一個下馬威。氣象部門提醒,15日前安徽省多高溫天氣。預計,11日至13日安徽省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35℃左右,部分地區36℃~38℃;14日大別山區局部和江南的最高氣溫仍在35℃以上。15日起,全省最高氣溫普遍在35℃以下,高溫天暫時退場。
“夏姑娘”是個暴脾氣,往往伴隨著高溫天氣而來的還有一些強對流天氣。 氣象部門預計,12日至13日沿淮淮北有明顯降水,并伴有短時強降水和局地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12日宿州、亳州、淮北等地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13日沿淮淮北部分地區有大雨,局部暴雨。
受冷空氣影響,14日至16日白天主雨帶逐漸南壓。15日至16日白天,江淮之間南部和江南的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16日夜里至17日,江北還有一次降水過程。18日后安徽省多午后雷陣雨。
避暑建議:多喝水多通風多休息
入伏,我國多地將進入一年中最為酷熱的時段。 記者梳理發現,在飲食方面,每年頭伏日,各地有許多特色傳統飲食習俗,比如吃餃子、吃餛飩、吃面湯等。
入伏后,將會進入持續高溫模式,防暑降溫當然必不可少。氣象專家提醒,每天上午10點到下午4時,是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段,市民應盡量避免在這個時段外出。
此外,應對高溫天,需掌握“三多二少”:多喝水,可適當攝入淡鹽水,補充電解質;多通風,不要在空調房內停留時間過長,定時開窗通風,保證新鮮空氣流動;多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可增強免疫力;少外出,盡量避免在午后較高時段出行;少耽誤,如出現嚴重中暑癥狀,需及時撥打120就醫,以免耽誤。
伏天氣溫高,人體容易脫水,因此大量補水是防止中暑的好方法,補水時,可以選擇喝點綠茶,綠茶清熱去火,所含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可以對人體流失的電解質,進行迅速補充,能夠幫助消除倦意、提神醒腦。此外,海帶綠豆湯促消化,冬瓜蓮子銀耳羹解渴生津,扁豆薏米粥解暑健脾胃,也很適合酷暑時節飲用。
大皖新聞記者 趙明玉 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