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長市秦欄鎮位于該市東部,地處皖蘇兩省交界處,瀕臨高郵湖畔,鎮域面積116.7平方公里,轄10個村、4個社區。自初次獲評“全國文明村鎮”稱號以來,該鎮已連續四次入選“全國文明村鎮”名單。近年來,秦欄鎮探索構建具備地方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模式,長效推進文明村鎮創建工作走深做實。
秦欄鎮鎮區鳥瞰圖(王和平)
理論宣講潤民心,小平臺構建大陣地
群眾在哪里,黨的聲音就要延伸到哪里,理論宣講就要跟進到哪里。秦欄鎮全面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充分運用“學習強國”線上平臺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鄉村復興少年宮、主題展覽館等線下陣地,放大“百姓宣講家”能人優勢。通過紅色巡講、紅色誦讀等方式,創作編排快板等特色文藝節目,豐富群眾精神生活、宣傳黨的方針政策。2022年度舉辦各類宣講活動160余場,其中“一刻鐘宣講”68次,活動參與超5000人次,黨的創新理論在孝子之鄉落地生根。
官橋社區志愿者為群眾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李航)
不斷織密“實踐所—實踐站—實踐點”三級組織體系,堅持“一站一品牌、一點一特色”,搭建起“1+19”(1家文明實踐所、14家文明實踐站、5個文明實踐網格點)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網絡,14個村(社區)與市直單位、社會組織共建網格96個。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功能場所資源,組織開展勞動技能、科學普及、健康保健等實踐活動,為群眾送上春節送春聯、歌舞鬧元宵、中秋共團圓等“節日大餐”,讓群眾更加“便捷式”“沉浸式”地融入文明創建中來,鏈接起宣傳、教育、引領、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志愿服務解民憂,小切口呈現大主題
志愿有為,秦欄有愛。秦欄鎮始終把群眾需求作為首要考量,實施“孝感心田”“壽昌之義”等14個“來源自群眾、服務于群眾”的本地特色志愿服務項目;設立“圓夢微心愿”,通過“點單—亮單—派單—接單—評單”的“五單工作法”,精準對接群眾需求。2022年度,收集解決各類社情民意和居民咨詢390件,征集實現群眾“微心愿”134個,志愿者們走到群眾身邊,用行動和溫暖做到解民憂、暖民心。
秦欄鎮的志愿者在鎮村主要道路開展文明勸導(王和平)
常態化開展“幸福千秋、守望相助”志愿服務活動,持續放大新民村“孝感心田”、曹三村“小葵花”等市級典型品牌效應,在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內容、品牌和機制上“精準發力”,全面打造文明村鎮“風景線”。2022年,“小白馬”志愿服務隊獲評天長市優秀志愿服務隊伍,“云上新華”志愿服務項目獲天長市志愿服務設計大賽項目銅獎。通過一系列文明實踐活動的開展,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文明創建的成果在基層贏得人民群眾的廣泛歡迎。
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還指導各村(社區)根據各自實際和群眾需求,孵化出一批接地氣、有溫度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比如,慶祝村以“關愛空巢、獨居老人”為服務內容的“向陽花”關愛老人項目;新民村以定期為有需要的獨居老人、五保老人洗滌衣物、被褥為內容的“映山紅”項目;曹三村從物質資助、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心理援助等方面幫助失獨家庭走出困境的“小葵花”項目等。
常態長效惠民生,小主題輔助大發展
秦欄鎮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日歷確定的“節日”應時、應景組織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實施人居環境美化工程,集中整治亂停亂放、“僵尸車”“小廣告”“飛線充電”等城市頑疾;各實踐站點負責人在環境整治工作中帶頭整理家前屋后,并通過微信群進行亮相公示,在群眾中起到較好帶頭作用;在集鎮區,機關志愿者每周五走上街道、走進商戶開展衛生保潔、秩序疏導,幫助各類市場主體解決難題80多個,協調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160多個,贏得群眾點贊。
秦欄環衛工人清洗公交站臺(王和平)
此外,深度融合賦能鄉村振興工作,聚焦富民導向,通過培育直播、孵化產品、形成產業鏈條的渠道促進富民增收,在壯大集體經濟基礎上投入更多資金建設村級基層設施建設,促進經濟社會融合發展;通過“一村一品”扶持農民適度經營,鼓勵創建家庭農場,不斷增強秦欄地方產業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成功推動了秦欄鹵鵝、牧馬湖大閘蟹、林山茶葉、新民稻米等一批當地的特色農副產品通過直播平臺銷往全國各地,有效促進農民增收和村級集體經濟增長。
這里是名源秦關的千年古鎮,也是因“壽昌尋母”聞名天下的“孝子之鄉”,亦是因民營經濟蓬勃發展、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全國重點鎮”。現今的秦欄,在擦亮“全國文明村鎮”金字招牌的同時,正在勾勒一幅“產業美、環境美、生態美、精神美”的魅力孝鄉美景圖。(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