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
盛夏將至,連日來,氣溫步步走升,一年一度的高溫“烤”驗漸至。如何應對“烤”驗,服務保障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關鍵是在安全生產管理上未雨綢繆,早出“涼”策、開“涼”方。
海恩法則指出: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要堅持“防范勝于救災”,全力筑好安全生產“防火墻”。六月正值全國“安全生產月”,借此契機,一方面要通過安全宣傳“五進”活動等,有針對性地讓群眾和相關行業從業人員了解掌握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常識,增強公眾的安全生產意識,提高安全生產和防患事故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以“安全生產月”為切入點,以時時放心不下的心態,把工作做在早、做在先,積極主動開展問題隱患排查整治,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同時堅持舉一反三,查盲點、補漏洞、強弱項,健全長效機制,堵塞安全生產管理全環節的每一個可能存在的漏洞。
抓安全生產,核心就是抓責任落實。在立足于防的同時,也要始終牢記“責任重于泰山”,切實擰緊安全生產“責任鏈”。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要緊盯黨政“一把手”,推動“一把手”親自抓安全生產,班子成員抓好分管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層層壓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抓好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重在企業,要聚焦企業主體責任落實,督促企業把安全責任層層落實到生產經營的每個環節、每個崗位和每個職工,做到安全責任到位、管理到位、投入到位、培訓到位、應急應對到位。
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期待相關職能部門早謀劃、早部署,應對好高溫“烤”驗,織密安全生產“籬笆墻”,守好安全生產“責任田”,發揮安全生產的“穩定器”作用,為滁州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