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本網獨家 > 正文

澎湃“春天里” 奮進“振興路”

—我市高質量推進農業農村工作綜述

冬去春來,皖東大地氣象一新。

鳳陽縣小崗村,在鏗鏘鑼鼓的伴奏下,“當年農家”二期里傳唱著的新翻鼓詞,贏得游客連連叫好,紅紅火火的紅色旅游產業吸引了八方游客,也讓這里成為游客瀏覽小崗必到的“打卡地”;全椒縣西王鎮,農技加農機,種糧大戶田間管理正忙……人勤春來早的滁州,處處涌動著開局起步的滾滾春潮,孕育著鄉村振興的勃勃生機。

2022年以來,全市上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聚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大力實施“兩強一增”行動,發展之路越走越寬、鄉村面貌越變越美、農民生活越來越好,滁州從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的步伐蹄疾步穩。

78f18164-0091-41f9-9bc4-81369697bde0

持之以恒夯實農業基礎

農業穩,天下安。

建設農業強市,首先要建設糧食強市。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牢記“國之大者”,堅決扛起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的政治責任,嚴格落實我市《關于加強耕地保護的決定》,以“長牙齒”的硬措施,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2022年全市糧食實現“十九連豐”、總產穩居全省第三位,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滁州貢獻。

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

機械作業下,表土剝離、開挖填埋……讓高矮不平的土地漸次修整如鏡,來安縣半塔鎮紅旗村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有序推進中。

“我們村地形崎嶇,山地多、碎田多,很多山坡上機械根本進不了地,都要靠人力,村民種地的積極性持續下降,山坡上許多耕地都成了撂荒地,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后,可以實現機械化耕種。”紅旗村黨總支書記莊清松說,該村近8000畝土地納入高標準農田整治項目中,改善農田基礎設施條件后,將惠及全村4000余人。

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708.84萬畝、占耕地70.52%,連續5年獲省政府督查激勵,在全省率先開展全市域高標準農田保險試點。今年3月我市入選“全國首批整市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單位。

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同時,我市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構建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的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滿足人民群眾對多樣化、品質化農產品的需求。目前全市水產品產能居全省第一位、生豬產能居全省第四位,重要農產品供給量足質優,2020年~2021年“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位居全省前列。

農業要強,農業科技必須強。加快建設農業強市,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向科技和裝備要產量、要產能,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真正落實到位。我市深入推進科技強農、機械強農,全市農業“大托管”面積達100萬畝,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6%,成功獲批創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市。

從“傳統”邁向“現代”,聚力抓好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頭等大事,全市上下圍繞“提升產能、優化結構、增強韌性、保障收益”等全方位發力,以走在前列、爭創一流的新業績,不斷向“強”而行。

量質齊升壯大鄉村產業

鄉村產業發展風生水起,美麗家園宜居宜業,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畫卷,正在皖東大地徐徐展開。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我市按照“工作不留空檔、政策不留空白”的要求,堅持“四個不摘”原則,強化對易返貧致貧戶的常態化監測,加強風險研判處置,落實“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做到定期核查、及時發現、動態清零。

用足用活農民就業、產業發展等開發性幫扶措施,持續推進“五大幫扶”,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去年全市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增長14.9%。

初心不改、力度不減、腳步不停,我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推進農民增收向全方位拓展,力促“振興之路”越走越寬闊。

“經村民代表大會表決,2022年度4263名股民每人分紅650元,實現分紅五連增。”1月15日,鳳陽縣小崗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理事長馬武俊宣讀完后,一份份紅包遞到了股民手中。

從2017年度首次分紅至今,小崗村每名股民年分紅從350元增至650元。與之相應,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從820萬元增至1300萬元。“五連增”的背后,是鄉村振興戰略在小崗村的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大力發揚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小崗精神,著力為鄉村振興賦能,小崗村基層黨建實現新提升、農村改革闖出新路子、產業發展邁出新步伐、鄉村治理取得新成效,高質量鄉村振興“小崗樣板”雛形初現。

“只有產業旺,日子才紅火。守好‘米袋子’,富足村民‘錢袋子’,這是我們奮斗的方向。”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李錦柱說。

產業興則鄉村興,產業興旺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石。

我市始終堅持抓小崗促全市,堅定不移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依托各地農業特色資源,全力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富民強村中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用活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商協會招商等方式,以虎口奪食之勢,大力開展綠色食品產業鏈“雙招雙引”,以“食品+”理念精準引進一批優勢產業項目,持續補鏈、延鏈、強鏈。

成功舉辦兩屆長三角綠色食品加工業(小崗)大會,去年全市新增綠色食品產業鏈項目188個、投資額441.8億元,分別居全省第2位、第3位。全市擁有3個省級“一縣一業”全產業鏈示范縣、2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297個市級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

把資源稟賦的優勢發揮出來,補短板、揚長板,形成特色,集聚發展。全市擁有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280家,省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13個和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2個,形成以滁州經開區食品產業園、鳳陽小崗食品產業園、來安金弘安糧食產業園等為區域中心的食品類加工集群。2022年,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邁上千億元臺階。

牢固樹立品牌就是競爭力意識,大力實施“滁”字號農產品品牌振興工程,培育打造了一批知名度高、影響力大、市場價值優的省級以上名牌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不斷提升地方特色優勢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截至目前,我市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已發展到362個,擁有2個國家級、6個省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022年,全市銷往長三角地區農產品和加工農產品總額約470億元。

做好做優“土特產”文章,還得加快培育農村電商、直播帶貨等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產品出村進城通道,讓“土特產”對接“大市場”,更好賦能鄉村振興。

圍繞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深入實施“數商興農”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定遠縣鼓勵發展農產品電商直采、定制生產等模式,去年該縣沈娘子粉絲加工坊與能仁鄉三塘村舉行紅薯收購簽約儀式,與十余名種植戶簽訂約100萬斤的紅薯購銷協議。作為一家集農產品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農產品電商企業,企業負責人沈殷殷說,“這次收購簽約,是以不低于市場的價格,將優質紅薯統一收購,通過電商平臺、農產品專賣店等渠道行銷全國,提升定遠本地綠色生態農特產品的知名度及美譽度,幫助農戶增收致富。”

“產業”先行,在“土特產”與“大市場”的充分對接中,在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中,集聚起的是滁州邁步農業強市的新動能。

內外兼修打造和美鄉村

屋宇錯落有致,青磚黛瓦,花竹環抱,遠處青山綠水,盤活利用農村閑置住宅和閑置宅基地后,南譙區施集鎮井楠村,儼然詩中的一幅山水畫。

幾年前的一個名不見經傳小山村,如今成了南譙區重點打造的鄉村游“節點”。該村立足特色,深入發展茶產業,協調推進鄉村文明,全村實現“從一片葉子,到孕育一個茶村、成就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的跨越式發展。

產業興旺、村民富足、環境優美的魅力井楠,是滁州推進和美鄉村建設取得實效的一個縮影。

在建設農業強市的進程中,我市順應農民建設美麗家園、過上美好生活的期待,一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實現鄉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

堅持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努力打造安徽美麗鄉村升級版,促進鄉村宜居宜業。截至目前,全市建成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388個,來安縣獲評“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示范縣”,全市8個縣(市、區)先后被評為全省美麗鄉村建設先進縣。2018年以來,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連續4年在省政府考核中居前列。

繼續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加快補齊農村水、電、路、網、氣、環衛等公共設施短板,用繡花功夫抓好農村改廁、垃圾污水處理、村莊清潔行動、村莊綠化等重點工作,讓農村凈起來、綠起來、美起來。

持續推進農村“三大革命”,全市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7.4%,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5%,鄉鎮政府駐地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村級污水處理設施達324個。明光市“陸郢模式”被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列入全國農村綜合改革標準化試點,來安縣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處理模式全國推廣,天長市被評為“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推進公共服務“同質同標”。推動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保持在88%以上,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超98%。組建13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在全省率先實現全覆蓋。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推進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累計建成380個村級養老服務站、覆蓋率達37.2%。

……

讓鄉村宜居更宜業,滁州乘勢而為,加快推動景村、產村、農旅深度融合,增強鄉村發展內生動力。鏈接滁州8個縣(市、區),總長420公里的江淮分水嶺風景道,沿線業態不斷豐富完善,全市新增建設了一批各類旅游配套服務設施、培育了一批文旅新業態、新增了一批旅游鎮村和“后備箱基地”4個,建成了一批鄉村旅游“雙微”提升點。涌現出靜港營地、月亮灣、雅琦營地、咕咚營地、卸甲店民宿等一批旅游新業態產品。

一嶺分江淮,一道看滁州。

看得清、進得暢、停得下、玩得好、留得住,大幅提升的自駕游客滿意度、沿線群眾幸福度,帶來的是這條普通嶺脊線“華麗變身”,變成主客共享、游客滿意的休閑道、產業道、振興道、景觀道和生態道。

依托地處江淮分水嶺地區獨特優勢,整合區域自然和人文資源,推動滁州形成了全域旅游的發展新格局,滁州文旅實現了從“一處美”到“處處美”、從“一時游”到“四季游”、從“一業旺”到“多業旺”的升級發展,煥發出時代活力與活力。

2022年,全市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收入41.4億元、同比增長12.2%。全市已擁有省級以上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3個、示范園區17個。

鄉村之美,既要宜居宜業,更要安定有序。

我市全力健全完善善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縣鄉村全覆蓋。推進“黨建+信訪”“1+5+N”等工作機制落實,1227個村(社區)劃分8542個網格,實現基層治理“一張網”,累計創成省級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79個。

外有“顏值”,內有“氣質”。一座座村莊美麗蝶變,一片片沃野展現新姿,越來越立體的鄉村圖景,讓人們深切感受到新時代每一位滁州人民不斷提升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責任編輯:楊璐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手機訪問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滁州日報社承辦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皖網宣備3412015001號 皖ICP備11004325號-1 熱線電話:0550-3022685
主站蜘蛛池模板: 3p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香蕉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少妇高潮无套内谢| 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 经典三级在线播放| 国产真实伦正在播放| 一级免费黄色大片|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电影| 免费人成视频x8x8入口| 黄色污污视频下载| 大胸美女洗澡扒奶衣挤奶| 久久人人爽爽人人爽人人片AV | 手机在线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欧洲日韩在线电影| 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性色| 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又黄又大又爽免费视频| 欧美jizz18欧美|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干|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欧美巨大黑人hd| 免看**毛片一片成人不卡| 调教女m视频免费区| 国产色综合天天综合网| 丁香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 欧美a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 国产亚洲sss在线播放| 巨胸狂喷奶水视频www网站免费| 亚洲美女黄视频|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视www|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 97日日碰人人模人人澡| 工囗番漫画全彩无遮挡| 久久久xxxx| 极品丝袜老师h系列全文阅读 | 人妻巨大乳hd免费看|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