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教育廳對2022年度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市縣督查激勵評審推薦結果公示,我市繼2020年、2021年后第三次上榜。這既是對我市職業教育的肯定,更是一種激勵和鞭策。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去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進一步明確提出“深化職業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隨著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企業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職業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實踐證明,職業教育作為一種對經濟、社會與個體發展具有特定功能的教育,具有廣泛的社會需求和不可替代的戰略價值。
發展職業教育,要加強產教融合。職業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實踐和應用,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重點在于堅持以教促產、以產助教、產教融合、產學合作。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更好推進產教融合,打造校企合作共同體,創建互利共贏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建立產學研用深度合作機制;企業也要多選派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員到學校兼職任教。深化產教融合,對新形勢下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擴大就業創業、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推動職業教育健康、穩定、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發展職業教育,要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高校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開展校企合作,是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的重要舉措。校企雙方要深化合作意識,政府部門也要加強指導,經常性地組織開展對接活動,通過校企共同開展專業規劃,共同開發專業課程,共同組織教學實踐和實習實訓等方式,變被動找專業人才為“訂單式”按需培養人才,實現職業教育和產業發展的同頻共振。此外,也可以打造企業實習基地,讓學生能夠提前了解企業的工作流程,一旦選擇入職,可大大縮減適應時間,實現角色的快速轉換。
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我們要充分認識職業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舉全社會之力,以有力有效舉措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以高質量職業教育助力滁州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