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近年來,天長市永豐鎮黨委政府精心謀劃,壓實責任,對標對表,查漏補缺,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堅持“三個聚焦”,緊盯責任、政策、成效鞏固“三個落實”,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聚焦“穩定脫貧”,確保平穩過渡。“我的新房子真好看,感謝政府讓我住上了新房子。”在安徽省天長市永豐鎮三元村,80多歲的孤寡老人吳大爺拉著鎮干部的手激動地說道。吳大爺是村里的監測戶,膝下無兒無女,雙腳也不便,家中房屋破舊不堪存在安全隱患。鎮村干部了解情況后立即組織施工單位研究制定房屋修繕方案,征詢老人意見,同時安頓好修繕期間老人的住處,直到吳大爺住上漂亮安全的新房子。永豐鎮目前監測戶有9戶,共22人,每戶配備鎮村組三級幫扶人員,嚴格落實四不摘“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要求,從人員、機構、政策等多方面入手,實現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平穩過渡,確保所有脫貧戶、動態監測幫扶戶實現“全覆蓋”,從住房、醫療、教育等多方面繼續細化政策幫扶機制,對建立臺賬,及時反饋,定期研判,確保各項政策幫扶到位,保障到位。
聚焦“監測幫扶”,筑牢防返貧底線。“要不是小張的幫忙,今年我這酸菜不知道要怎么辦呢。”說起駐村幫扶干部小張對自己的幫助,安徽天長市永豐鎮三元村監測戶朱大爺連忙豎起大拇指。朱大爺和老伴都已80多歲,兒子三級殘疾,長期服藥,不能外出務工,只能在家腌點咸菜賣賣補貼家用,疫情期間,許多飯店都處于關門狀態,眼看腌的咸菜再不售出就要爛在缸里了,這可難到了朱大爺,正好在幫扶走訪的小張了解到這一情況,當即在微信工作群和朋友圈發出信息,同事、好友紛紛轉發,大家齊心協力解決一家“賣菜難”的問題。永豐鎮建立健全了發現響應、評估核查、精準幫扶、風險消除四大機制,實行鎮主要負責同志領導聯系監測戶,做到早發現、早幫扶、早消除。每月定期開展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排查工作,切實壓實工作責任,通過基層干部排查、部門反饋預警、群眾自主申報等多種渠道收集線索,鎮村干部組成核實小組入戶調查,了解情況,對存在返貧致貧隱患戶及時納入預警,入戶排查,應納盡納。
聚焦“特色產業”,激發內生動力。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永豐鎮圍繞“打通斷頭路、新建產業路、搭建致富路”,改建、新建、擴建鄉村公路,硬化破舊公路,新建人行慢道,解決了廣大村民和游客“出行難”問題。同時因地制宜,先后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圣豐農業園、周氏桃園等,發展起草莓、黃桃、葡萄、芡實等瓜果農產品種植,引導企業、農民、村集體三方達成協議,建立利益聯結機制,讓群眾領起了租金、股金和薪金,并帶動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緊接著永豐鎮又圍繞“特色產業、觀光旅游、田園永豐”大力發展鄉村特色旅游,支持發展鄉村農家樂,全鎮鄉村休閑旅游呈現遍地開花態勢。每年春暖花開時,永豐鎮水杉大道旁千畝油菜花把整個大地染成一片金黃,來此觀光旅游的客人絡繹不絕,人們行走在有著“產業興旺路”之稱的水杉大道上,漫步閑逛,暢談人生。
新的起點,要有新的飛躍。下一步,永豐鎮將堅持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重要工作,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強化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促進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持續增收,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吳義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