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位于明光市境內的安徽農墾潘村湖農場二分場大田,農服公司兩臺植保機械正在開展小麥化除和噴施葉面肥作業。擁有3.3萬畝高標準農田的潘村湖農場,地處明光市北部,是安徽墾區重要小麥良種生產基地。
立春時節,沿淮冬小麥進入生長關鍵期。潘村湖農場搶抓晴好天氣,加強小麥早春管理,針對不同苗情墑情,實施小麥施肥、化學除草和病蟲害防控等綜合田管作業,抓好水肥運籌,增加有效分蘗和促弱轉壯,為夏糧增產豐收打好基礎。
“這幾天氣溫逐步回升,麥田墑情也不錯,苗肥下地易于莊稼吸收。”在三分場八號地里,農場高級農藝師潘殿星現場指導王繼軍家庭農場追施尿素。王繼軍駕駛著配置新式復播機的大馬力拖拉機在田間來回馳騁,只用一個多小時就完成46畝承包田的施肥作業。
這兩天,五分場種田大戶李華勇也忙著春管機械和農資準備。“種地好比帶孩子,營養要供上,不能讓莊稼‘挨餓’。”念起種田經,人稱農場“高產狀元”的李華勇張口就來。他承種的500畝小麥長勢喜人,“豐產架子要搭穩,人勤地不懶嘛”。
二分場統一經營的550畝稻茬麥,由于騰茬較晚,根據田間監測,三類苗占一定比例。分場按照“分類管理、精準施策”原則,根據天氣條件,在及時追施尿素、二胺等苗肥的同時,還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和磷酸二氫鉀等微肥,以促進苗情轉化。
“通過連續多年開展以良種良法良方配套、農機農藝農水結合為主要內容的小麥高產攻關,我們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小麥高產栽培規程。”潘村湖農場黨委書記安繼鳳,對農場長期以來聚焦主責主業,切實履行農墾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使命取得的實際成果如數家珍:“國有農場是農業國家隊,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排頭兵。我們堅持按照抓工業的理念,強化農業生產過程管理,確保農作物生長各階段增產措施的到位率,以更好地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目標。”
統計資料顯示,該農場小麥單產一直超過全省平均水平,每年可向社會供應小麥良種3000多萬斤,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