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太平”有一條傳統的行走線路,即走三橋過兩街。李希蒙攝
“走太平”中的特色民俗活動。陶濤攝
民俗活動。李希蒙攝
身著特色服飾的群眾增添濃厚節日氛圍。陶濤攝
太平橋上的民俗表演。李希蒙攝
太平橋上系滿了百姓祈福的紅繩。李希蒙攝
正月十六走太平。李希蒙攝
正月十六走太平。李希蒙攝
正月十六走太平。李希蒙攝
人民網滁州2月6日電(周坤、陶濤、李希蒙) 鑼鼓喧天走太平,秧歌舞出幸福年。2月6日,農歷正月十六,一年一度的“正月十六走太平”系列活動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拉開帷幕。數以萬計的當地百姓以及周邊省份游客紛至沓來,大家相聚于此,共祈健康平安。
“正月十六走太平”是全椒縣歷史悠久、富有特色、極具影響、群眾自發的傳統民俗活動,自東漢初年開始延續至今兩千年盛況不衰,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傳承時間最長的全民健身走活動。只有走完太平橋,年節才止,新的一年才算開始。
對百姓來說,如今 “走太平”遠遠不只是一場活動那么簡單,更是寄托了百姓對美好生活愿景的向往。來走太平橋的多是攜家帶口,大家都在太平橋上站一站,系上一根象征著平安健康的太平帶,橋兩側的石欄桿和橋柱子上的繩子上系滿了紅色的帶子,儼然成了紅色的橋。
“我們等待了三年,今年帶著孩子一起‘走太平’,一大早就從家里出發,來這里感受濃厚的文化氛圍。”南京市民郭海一邊感慨,一邊在紅絲帶上寫下祝福,然后抱起孩子,把紅絲帶系在欄桿高處。
全椒縣委副書記、縣長唐雨介紹,此前三年,因疫情防控需要,全椒縣將“走太平”搬到線上,讓當地群眾和遠在他鄉就地過年的游子在云上“走太平”。今年,全椒縣委、縣政府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活動內容、拓展活動內涵,賦予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元素,把“正月十六走太平”打造成文化旅游周。
據悉,此次活動還將持續至正月十八,全椒縣推出旅游美食節、花燈巡游、花燈大賽、學生燈展、廣場音樂節、招商引資集中簽約、特色產品展銷等一系列活動,讓全椒太平文化歷經2000年的沉淀和發展,在弘揚和傳承中不斷延續,在延續中又不斷增加新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