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陳婉婉)記者1月20日零時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與醫學部薛天教授研究團隊在《細胞》雜志在線發表研究成果:揭示光感知調控血糖代謝的神經機制。
光是一切生命產生的源動力,也是生命體最重要的感知覺輸入之一。大量公共衛生調查顯示,夜間過多光源暴露顯著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謝疾病風險。那么光作為最重要的外部環境因素,其是否直接調控血糖代謝?其中涉及哪類感光的細胞、何種神經環路以及外周靶器官,這些方面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答。
薛天教授研究團隊通過研究發現:光可直接通過激活視網膜上特殊的感光細胞,經視神經至下丘腦和延髓的系列神經核團傳遞信號,最終通過交感神經作用于外周的棕色脂肪組織,直接壓抑了機體的血糖代謝能力。
這項工作不但在小鼠動物模型上系統回答了光調節血糖代謝的生物學機理,在人體試驗上也發現了同樣的現象,顯示光調節血糖代謝可能廣泛存在于哺乳動物界。
研究者表示,這提示現代人應該關注光線環境的健康,針對夜間光污染造成的罹患代謝疾病風險提高,應該考慮生活環境中夜間人造光線的波長、強度和暴露時長。這項工作發現的感光細胞、神經環路和外周靶器官也可為將來干預此過程提供潛在靶點。
《細胞》雜志審稿人稱,“該工作是糖代謝領域的一個重要發現,同時也是一項非常有趣、新穎、前沿和優秀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