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阿姨,今天您身體感覺怎么樣?如果身體不舒服及時打社區電話……”日前,記者來到瑯琊區豐山街道龍池社區,看到幾位工作人員正忙著給社區里的高齡老人撥打電話,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需求。一圈電話打下來,工作人員聲音有些沙啞。在龍池社區,這樣的電話探訪已經成為了每天的慣例。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2022年12月中旬以來,全市陸續迎來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峰。老年人,尤其是高齡老人成為感染及重癥風險最大的人群之一。
面對感染高峰,龍池社區將重點人群的生命健康安全作為重點工作,主動摸排老弱病殘、孕幼、獨居老人等特殊群體,及時了解特殊群體身體狀況和需求,確保第一時間發現身體異常情況,第一時間科學處置。
“高奶奶,我來上門給您測量血壓,等下再給您測個血氧。”1月上旬的一天上午,龍池社區衛生服務站站長夏越熟門熟路地敲開了龍池花園小區居民高玉珍老人的家門。夏越告訴記者,為了應對新冠感染高峰,社區衛生服務站為轄區居民提供健康咨詢、用藥指導、協助轉診等服務,指導居民居家治療。針對病情嚴重的居民,社區衛生服務站還協助轉診到有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對于行動不便的老人,我們還會提供上門健康服務。”
“不僅社區工作人員經常給我們打電話,還有社區醫生上門測量血壓、指導用藥,真是幫了我們大忙。”今年75歲的高玉珍說起社區的暖心服務,連連點贊。
龍池社區黨委書記孫濤告訴記者,龍池社區老年居民較多,社區對照65歲以上重點人群三級分類清單,主動摸排、準確掌握重點人群情況和服務需求,實行網格化管理建立健康臺賬,并通過電話、微信、上門探訪等多種形式定期開展健康檢測。
“我們依托社區黨組織、社區網格化治理體系,充分動員社區衛生服務站、業委會、樓棟長、志愿者等一切社會力量,全面掌握重點人群基本情況,及時了解老人的身體狀況和需求并給予幫助。”孫濤介紹,每棟居民樓均設有樓棟長,樓棟長發揮熟人熟地優勢,定期上門了解失能老人、獨居空巢老人等重點人群情況。針對有需要的老人,樓棟長及時聯系社區衛生服務站,以便做到第一時間處置,守護好老人的生命健康安全。
前段時間,隨著用藥需求增大,部分藥品出現了緊缺現象。社區還免費向65周歲以上老人發放退燒藥,同時還在各小區設立共享藥箱,發揚鄰里互助精神,實現鄰里之間防疫物資互助共享,緩解居民用藥難的問題。此外,社區還積極發揮文明實踐陣地作用,志愿者開展各類志愿服務關愛活動,為老年人送去溫暖。
“下一步,我們將密切關注重點人員,加強對重點人群摸排隨訪工作。同時完善與社區衛生服務站對接機制,最大限度滿足群眾的就醫就診需求,確保重點人群服務保障各項工作落實落細,為老人建立起‘關愛圈’,讓他們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感。”孫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