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包增光 通訊員劉 冉)近日,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關于2022年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驗收的通知》,來安池杉湖國家濕地公園順利通過國家級驗收,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又添一張“國字號”名片。據了解,來安縣以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建設為導向,以池杉湖濕地公園保護發展為改革創新點,全力打造長江中下游生態濕地保護典范。
政企攜手,共育“城市綠肺”。堅持“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統籌政府與市場資源,精心培育長三角生態“城市綠肺”。經過40余年持續推進,建成地跨千畝、鏈條完整、物種豐富的生態系統,目前核心區面積已達2641畝。支持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實施池杉湖濕地及周邊區域生態修復。通過投放魚苗和種植蓮藕、菱白、水草等方式,為10萬只鳥兒營造幸福安全家園。
跨省協作,探索省際毗鄰區生態保護開發新路徑。打破與南京市六合區區域和行政壁壘,一體探索省際毗鄰區生態保護和開發新路徑,推動建立完善跨界溝通協調機制。將濕地作為整體板塊,共同完善基礎設施和功能配套。池杉湖公路橋建成通車,實現皖蘇兩省車輛一站抵達。科學調配皖蘇兩地資源,暢通濕地水系內外雙循環。加強跨省文化交流,面向社會公眾尤其皖蘇兩地青少年,開辦戶外講堂、自然課堂。
拓展業態,推動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通過不斷保護修復,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得到維護。目前,園區內有植物194種、魚類43種、兩棲動物6種、爬行類12種、鳥類106種、獸類13種。公園先后獲得“中國鳥類突出貢獻獎”“中國鸕鶿之鄉”等榮譽,被列入長江濕地保護網絡、安徽省第一批省級重要濕地名錄并劃入生態紅線。積極引導企業開發旅游項目和衍生產品,帶動皖蘇兩地200余戶村民年人均增收4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