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2022年,大王街道慎終如始,自覺扛起“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以人民生命安全為著力點,統籌抓好安全生產各項工作,確保了轄區內社會秩序和諧穩定。
加強法規學習,樹牢安全生產意識。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先后組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一系列重要講話、批示指示精神,傳達學習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2022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法》《安徽省消防安全責任制規定》等各類文件,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這一方針落細落實,將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這一政治責任始終記在心里、抓在手上、扛在肩上。
壓實安全舉措,營造安全人居環境。多手段多維度宣傳消防知識。在10個小區醒目位置懸掛消防安全條幅70余幅,利用各小區大屏滾動播放消防安全和事故案例,時刻向居民傳播正確的消防觀念。常態化組織消防安全演練。召開季度安全工作推進會,舉辦消防安全知識講座。結合防災減災日,在鄰里中心市民廣場,發放消防安全手冊2000余份。全年分別在中園、新園、林溪書院、創業南苑小區及蘇滁消防站組織開展7次消防安全應急演練、電梯困人和高層失火逃生應急演練。消防檢查與整改并重。先后開展10余次消防安全督查檢查,重點對小區、疏導點、商業街、物業公司消防安全隱患進行排查、整改,在燃氣安全整治“百日行動”中,安裝燃氣報警器132戶。上門入戶為143戶孤居老人免費贈送滅火毯。實現了消防安全“零事故”。
強化禁放宣傳,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利用創城宣講臺、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和紅色物業服務中心等場地,集中進行宣傳教育,發放禁放通告210份、致居民一封信6500份、告知書6500份,在小區單元樓棟公示欄張貼各類政策法規1000余份,與各村(社區)簽訂禁放責任狀4份。發揮樓棟長包保宣傳和監管作用,會同各村(社區)做好聯防聯控,督促小區物業履職盡責,堅持重要時間節點、重點時段、路段常態化治安巡邏巡查。截至目前,轄區內無一戶居民燃放煙花爆竹,實現了煙花爆竹“零燃放”。
排查度汛隱患,建立防汛應急機制。多次組織辦村有關人員對境內清流河、豐收渠、龍蟠河左岸圩堤、防汛道路、穿堤建筑物等防汛重點地段開展了汛前檢查,及時對道路鋪設、涵閘維修、圩堤清障等隱患點進行整治,認真制定防汛抗災應急預案,成立搶險救災隊伍,籌集化纖袋35000條、木樁1100根、化雨布18捆,確保整個園區安全度汛,實現了防汛抗災“零險情”。
夯實禁燒責任,筑牢大氣防治防線。為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實施網格化管理,加強應急處置,辦、村兩級加強值班值守,成立禁燒巡查隊伍5支,派出流動哨,深入轄區內實行不間斷巡查,加大對焚燒高發時間段、高發區域巡查頻次,實現了秸稈禁燒“零火點”。
狠抓溺水防控,守護兒童生命成長。按照上級宣傳教育、水體排查、重點人群、警示標牌、安全巡查等“六到位”要求,辦、村(社區)層層召開會議,安排部署防溺水工作,在魚尾獅公園組織開展“防溺水”安全知識暨應急救援演練活動,發放防溺水安全宣傳手冊1000余份,強化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溝通網絡,建立了辦、村(社區)、學校和物業齊抓共管常態化聯動機制,確保青少年兒童的生命安全,實現了防溺水事故“零發生”。
打通安全通道,規范小區各類秩序。圍繞市里和園區安委會年度工作要點,辦事處按照“宣傳發動、自查自糾、綜合執法、常態長效”的工作思路,扎實開展打通“生命通道”集中整治行動工作,重點整治車輛亂停放堵塞占用消防通道,擅自設置車擋、地樁、地鎖等障礙物,私搭亂建,樓道內非機動車亂停放充電、雜物亂堆放等不文明行為。全年,發放并張貼《打通消防通道確保生命安全》40余份,開出責令整改通知書8份,聯合南譙消防大隊、城管蘇滁分局等多家單位進行集中整治4次,共整治亂停放車輛800余輛、占用消防通道200余輛,樓道內亂停車充電450余輛,雜物亂堆放180余處,各小區安全秩序持續好轉,實現了小區安全“零事故”。(魏聶 吳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