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穆曉雨 王行杰 全媒體記者包增光)今年以來,市交通運輸局創新治理方式,加大科技投入,不斷完善源頭管控,嚴厲打擊違法超限超載運輸行為,確保該項工作長效推進。
記者了解到,該局創新工作機制,在繼續抓好路面監管的同時,突出源頭管理,將超限超載治理關口前移。工作中嚴把車輛運輸準入關、貨源企業巡查關、承運主體監督關、經營主體資格審查關等環節,變末端治理為源頭治理,在治理成本上大幅降低,在治理效果上防患于未然,有效降低超限超載發生幾率,大大緩解路面執法監管壓力。
截至目前,市交通運輸局先后投資1.97億元,在全市范圍內建設58個非現場執法數據采集點并投入使用。設備對過往貨運車輛不停車檢測、自動抓拍車輛圖片、識別車輛牌照、自行精確記錄,采集車貨總重、軸數、速度等相關數據,作為后續處理工作有力證據,使貨運車輛駕駛員從“我要超”變為“不敢超、不愿超”,基本做到重點路段、重點區域全面覆蓋,在國省道及重要縣道實現“逢車必檢”、24小時管控,實現監管無死角、無盲區。
據介紹,這種治超非現場執法新模式,做到執法人員與涉案人員立案前“不謀面”、科技檢測系統對違法車輛“無情面”、案件處理人員和路面違法者“難見面”。貨運車輛違法信息的采集、立案及處理,全部在治超聯網平臺上進行,真正實現向科技要廉政,為打造一支清正廉潔、文明高效的交通執法隊伍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