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竹板,聲聲高,陳規陋習要改掉,精神文明步步高。社會文明前景好,群眾生活樂淘淘……”9月28日晚,在南譙區烏衣鎮雙洪公園,一場以農村移風易俗宣傳月為主題的“譙梁夜市”文藝演出正熱鬧上演,近百名觀眾歡聚一堂,欣賞著由當地村民自排自演的快板、小品、舞蹈、歌曲等文藝演出。其中,由湯萍等表演的快板《移風易俗新風美》以及王德長等表演的小品《走不起》尤為精彩,現場氣氛活躍,掌聲不斷。
“自倡導移風易俗新風尚以來,村里人都積極響應,大家都支持紅白喜事簡辦,特別是喪葬事宜告別陋習,不鋪張浪費,簡化治喪儀式,縮短治喪時間,由此創作了這個小品,感恩黨的好政策。”表演者王德長說道。
“臺上的演員都是大家身邊的熟人,他們真情流露演得真好,我們都愛看。”帶著孫子在現場觀看節目的村民劉蘭芝說,“過去村里辦大事攀比、講究排場,大家都是表面風光內心叫苦,現在移風易俗倡導新辦簡辦,我們老百姓都打心眼里支持。”
弘揚新風尚、傳播新文明。除了精彩的文藝演出,在“譙梁夜市”上,形式多樣的文化互動活動也在潛移默化中讓文明新風在群眾心中扎根。
“套圈了,套圈了,只要規定時間內不出錯,讀完我們給你的移風易俗順口溜,就可以免費套圈,套中什么拿走什么。”在移風易俗套圈小游戲現場,工作人員賣力地吆喝著。只見村民們排起了隊,一個個麻溜地讀完順口溜,開心地套著圈,在收獲著快樂的同時,也讓移風易俗入耳入心。
此外,夜市周邊還設置了一些展臺,來自該區各單位、各行業的志愿者們各顯神通,用生動形象的方式“賣”著普法及“暖民心”服務,實現為民、便民“零距離”。烏衣鎮當地的一些企業也將特色農產品帶到現場,吆喝地方產品,叫響地方品牌。“黃圩的板鴨早聽講很有名,剛嘗了一口確實唇齒留香,很好吃,我這就買一只回去帶家人一起嘗嘗。”下班路過的楊麗女士拎著剛買的鴨子向記者展示道。
“此次移風易俗專場活動是南譙區打造的特色文明實踐活動品牌——‘譙梁夜市’系列活動之一,旨在引導廣大群眾革除陳規陋俗,倡導文明新風,讓崇德向善、勤儉節約、崇尚科學、健康生活的文明新風尚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南譙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譙梁”借助諧音搭建橋梁,寓意打通新形勢下新時代文明實踐宣傳、教育、引領、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從4月24日首場活動開始,每月舉辦3場,每場一主題,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黨的政策,提供便民服務,讓身邊典型“活”起來,讓文明實踐“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