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天長市實施“四大行動”、推進“五大工程”,傾力打造“三公里”就業圈,著力解決就業招工“兩大難題”,通過“挖掘潛力、外引擴容、吸引回流、提技增能、線上線下”五條路徑,織密就業幫扶“一張網”,為勞動者和用工企業提供更加便捷的暖心服務,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實施“四大行動”
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行動。開展“千企百校”集中云招引活動,將云平臺和重點企業用工需求,通過第三方平臺推送至全國700余所高校,擴大信息宣傳覆蓋面。強化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幫扶,通過開展政策宣傳、職業指導、推薦就業崗位等幫扶就業活動,力爭使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愿望的高校畢業生100%實現就業。充分利用部、省、滁州市平臺組織天長市內重點缺工企業參與各類校園專場招聘會。
社保領域助企紓困行動。實施“降、緩、返、補、擴”組合政策,幫助企業紓困解難。降,即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政策至2023年4月30日,費率按1%執行。緩,即針對餐飲、零售、旅游、運輸等特困行業企業,緩繳社會保險期限不超過1年,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返,即2022年繼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大型企業按50%、中小微企業按90%比例進行返還。補,即2022年開展職業技能培訓5900人次,實施農民工技能培訓2000人次,預計發放各類培訓補貼300萬元以上。擴,即失業補助金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12月31日,按照規定給予繼續發放失業保險金、給予2000元一次臨時生活補貼。
“診千企、優環境、促和諧”兩年行動。力爭到2022年底,完成規上(限上)企業規章制度合規性診斷、法律法規宣傳、用工服務指導120戶以上。到2023年底,完成天長市所有規上(限上)企業診斷、服務工作,規上(限上)企業全部達到和諧勞動關系示范企業認定標準。
市場秩序清理整頓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強人力資源市場監管,開展人力資源市場秩序整頓“四項行動”:以打擊“黑職介”為重點,清理非法人力資源服務活動;以打擊虛假招聘為重點,規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經營行為;以打擊就業歧視為重點,查處用人單位招聘違法違規行為;以打擊侵害勞動者人身財產權益行為為重點,嚴懲與職介相關違法犯罪活動。
推進“五大工程”
“三公里”就業圈建設工程。8月底,完成對12個城市社區人力資源信息登記和周邊個體工商戶等實體崗位需求摸排,及時精準推送給社區居民。
網絡化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工程。探索推廣求職用工APP小程序,讓勞動者求職更加方便快捷、企業用工更加精準高效。按照“五五”打法,持續推進“政府+園區+企業+市場”幫招模式,健全重點企業用工常態化服務機制,在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建立重點企業“白名單”制度,落實用工包保責任制,緩解企業用工難題,促進勞動者就業。
重點群體就業擴容提質工程。每年募集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崗位400個以上,確保每一名有見習需求的未就業畢業生都能夠參加見習活動。針對就業困難群體,鼓勵有影響力的企業開發公益性崗位,2022年開發公益性崗位380個。針對農民工群體,扎實推進“兩強一增”工作,2022年開展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2000人次以上。針對退役軍人群體,開展退役軍人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就業起航”行動,組織開展退役軍人就業服務月活動,舉辦專場招聘會不少于2次,每年培訓120人。
技能人才培育工程。精準開展職業技能培訓,2022年開展補貼性培訓5900人次以上。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加快天長市技師學院申辦進程,穩步擴大系統培養技術工人規模,每年穩定向社會輸送600名以上合格技術工人。加強校企合作,鼓勵企業與天長市高級技工學校(天長市工業學校)開展技能人才訂單培養、委托培養、短期培訓,為企業“量身打造”技能人才。鼓勵企業在相近或社會通用專業中選拔在校生組成“訂單班”;開設“新型學徒制班”,打造“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業與院校雙師聯合”的技能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完善以企業、學校、社會評價組織等共同參與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年新增技能人才2100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00人以上。
人力資源產業園培育工程。結合天長市實際情況,建設一個專業性、行業性的市級人力資源產業園,積極構建“一個園區+一批平臺+一套體系+一只基金”的產業培育模式。依托省勞動力資源協作聯盟,常態化開展市外勞務對接。充分發揮駐外農民工工作站作用,引導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加強與皖北地區人力資源勞務協作,適時組織園區企業赴皖北舉辦招聘會,引導皖北勞動者來滁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