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包增光 通訊員董 超 談秀偉)南譙區堅持落實糧食穩產保供,健全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促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讓種糧農民有錢掙得實惠。今年,該區小麥、水稻等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58.16萬畝,同比增加5.6%;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734元,同比增加13.2%。
健全機制保收益。強化糧食生產扶持政策,堅持并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加快建立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讓農民愿意種糧、種好糧。出臺農業產業發展資金獎補辦法,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開展優質專用水稻訂單種植,加價收購,對單品種訂單種植面積達到4000畝以上且加價收購的企業,給予5萬元獎補。截至目前,該區規模種糧面積達3.56萬畝,同比增長13.02%,簽約種糧大戶410余戶,糧食訂單面積達10.8萬畝,畝均增收110元,帶動農戶增收410余萬元。
機械強農穩增收。全面推廣主要農作物機藝融合生產和全程機械化服務模式,促進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向專業化、規模化和社會化發展,帶動農戶多種糧、種好糧。近年來,全區創建省級全程農機化農事服務中心4家,市區兩級農機化示范大院11家,農機專業合作社43家參與實施稻、麥全程機械化社會化服務,全區18萬畝小麥全部收割,畝產突破800斤,同比增長10.2%左右。
培育主體助示范。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堅持數量發展與質量提升并重,規范引導與示范引領并舉,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打造成為糧食增產保供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全區擁有市級以上糧食生產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39家和家庭農場283家,培育糧食生產產業帶頭人41個,輻射帶動5100余戶,今年全區水稻種植面積達到35.2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