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每周五都會來到小區,幫我們撿拾垃圾、煙頭,小區干凈、整潔的環境離不開他們的貢獻。”近日,居住在天長市濱河觀邸的盛女士說,小區里大部分居民都是原化肥廠退休職工,對于行動不便的老人來說,買菜買藥并非易事,得知此事后,社區志愿者行動起來,幫助老人們購買物資藥品,為他們提供生活上的便利。
在該市廣陵西路,天長市審計局的志愿者們身穿紅馬甲、頭戴小紅帽,沿著包保路段,頂著室外的高溫,帶著鉗子、垃圾袋等工具撿拾垃圾。大家干勁十足,斗志昂揚,哪怕是藏在綠化帶、花壇和水溝里的煙頭、紙屑,也被一一清理。針對清理區域廣,角落清理難的特點,志愿者們分工明確,劃區行動,力爭不留衛生死角。
“作為一名黨員志愿者,能夠為維護城市環境,傳播文明風尚貢獻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我覺得很有意義。”志愿者吳瑞表示。
漫步天長,映入眼簾的是主題鮮明的文化墻,井然有序的城市道路,干凈整潔的市民廣場。市民耐心等待信號燈,有序乘車,志愿者扶老護幼,協助維持交通秩序。走進紅草湖濕地公園,河水清澈明凈,沿河步道將觀景平臺、戲水臺階、河心亭等景點串珠成線,點綴在藍天碧水之間……這座美麗的城市,處處透露著文明和諧的氣息。以文明勸導為契機,志愿者們還對市民群眾開展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知識宣傳,引導市民愛護城市環境,摒棄陳舊陋習。
激活“末梢神經”,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為提升城市品位、凝聚創建活力,2020年10月以來,天長市確定每周五為創建活動日,主抓路段包保巡查和社區網格巡查工作,組織各市直單位以及鎮街深入包保路段、實地點位開展志愿服務。一年多來,86家單位約4600余名黨員干部和志愿者深入大街小巷、田間地頭,用一次次生動實踐詮釋雷鋒精神、傳播文明風尚,營造了共建共享的濃厚創建氛圍,為加強全國文明城市常態長效管理工作貢獻了力量。
群眾在哪里,志愿服務就送到哪里!在聚焦群眾需求的基礎上,天長市通過細分領域、規范運作、模式創新,使志愿服務覆蓋到城市運行管理的各個環節。以“網格文明實踐+”工作模式的推廣為契機,讓志愿服務“熱起來”“活起來”“實起來”,讓天長成為了享譽皖東的志愿之城、愛心之城。
“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宣傳動員為‘沖鋒號’,以惠民實事為‘鋪路磚’,以創建實效為‘試金石’,通過積極宣傳、科學規劃、統籌調度、精準施策,扎實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系列主題活動。”天長市文明辦負責人表示。
為推動創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2022年,天長市制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行動方案》,以建設“信仰堅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為總體目標,聚焦市政設施完善、環境衛生潔凈、市容秩序強化、小區環境改善、農貿市場提升、窗口行業規范、公益宣傳提質、文明細胞提升、宣傳教育普及和文明行為引導十項重點工作,筑牢創建基礎,補齊創建短板,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認同感。
“文明創建,志愿先行。”一座城市的魅力,不僅在于外表顏值,更在于其精神底色。天長的志愿者們堅守理想信念、傳遞文明理念,在春風化雨中,匯聚了磅礴文明力量,也讓志愿服務之花盛開在天長這片干事創業的沃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