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是農事繁忙季節,也是甘藍收獲的季節。5月11日,記者走進地處淮河北岸的明光市泊崗鄉千畝甘藍種植基地,接近籃球大小的甘藍菜鋪天蓋地映入眼簾,青翠欲滴,生機勃勃,綠遍了淮河岸。務工的農民們一個個滿懷喜悅,忙著收獲豐收的甘藍菜。田上田下,有采摘的,有裝包的,還有抬筐的,呈現一派繁忙勞動景象。
泊崗,土壤肥沃,土質沙軟,適合種植紅蘿卜、大白菜和甘藍菜等。去年,泊崗鄉為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瞄準市場行情,引導盛景銀杏科技有限公司在泊崗村流轉土地3000畝,發展甘藍菜種植特色產業。當年11月份,開始培育甘藍苗,今年2月底、3月初開始移栽。進入5月甘藍生長成熟,開始陸續收獲。
據介紹,泊崗甘藍菜種植基地常年用工16人左右,平均每人每年收入3萬多元,其中常用工馮蘇龍、戴榮厚每年收入4萬多元。“我們在家門口務工,雖是體力活,但很輕松,月收入有3500元以上,比在外地打工收入還高呢。”戴榮厚手里抱著一顆圓球似的甘藍,滿面笑容地對記者說。
甘藍菜種植基地老板盧海波告訴記者,“目前,我們基地一年種植甘藍兩茬,每茬畝產近5000公斤,收入7000多元。待蔬菜儲藏冷庫建成后,一年種植三茬甘藍。今年可望生產甘藍菜1000多萬公斤供應市場。目前,甘藍菜大部分銷往江浙一帶,供不應求。”
“甘藍菜是我們泊崗鄉的龍頭產業,小產業,大效益。生產的甘藍不僅滿足市場需求,還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為大力發展甘藍產業,泊崗鄉將建設蔬菜冷庫、轉運中心等配套設施,錯開蔬菜生產高峰期,實行蔬菜反季節銷售,增加農產品附加值。同時,鄉政府打算今年發展30戶農戶種植甘藍菜,積極引導農民多種蔬菜、種好蔬菜,拓寬農民致富之路”,分管農業的副鄉長劉坤岳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