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跟節氣有關,這背后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村黨支部副書記杜樂陽化身導游,正領著慕名而來的訪客,循著杜槽坊中心村內鋪就一新的瀝青路,介紹白露村名的由來。
白露村位于來安縣獨山鎮西部,與施官鎮、水口鎮、雷官鎮毗鄰,滁河支流施雷河穿境而過。該村民風淳樸,2020年開展杜槽坊、界牌兩個連片村民組人居環境整治示范點建設時,村民廣泛參與,“五清一改”成效顯著。2021年,又以兩個村民組為中心村,接續建設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點。
中心村建設堅持政府主導、村民參與、共建共享,在建設過程中充分尊重民意,積極匯集民智。除了投入財政投資940萬元,村民理事會還發動村民捐資捐物,募集到路燈12盞、現金2萬余元。同時,注重挖掘整理村名故事、槽坊美酒、白露船燈等農耕文化,通過文化墻、實物展等形式再現傳播,讓老一輩人記憶中塵封的故事得以打開,年輕一輩也對自己成長生活的村莊有了新的認知,這個小村莊的人文氣息在文化傳承中越來越濃厚。
“三杯能壯英雄膽,兩盞便成錦繡文。”村莊內一處文化墻上,熱情的店家從柜臺里探出身子,單手托盤奉上一壺“杜槽坊美酒”,與上書“老字號”的酒望和兩邊對稱張貼的詩文相映成趣。據杜樂陽介紹,杜槽坊這一帶“酒負盛名”,相傳這里曾經家家釀酒、戶戶有酒窖,酒的品質遠近聞名,代代相承形成了“釀良心酒、做誠信人”的酒文化。
中心村東南角,杉木樁半圍著的草坪中,矗立著一個糧囤,格外惹眼。糧囤是按照當地村民的建議,一比一還原,用曬干的荊條和茅草編織而成的。這種農耕時代就地取材、貯存糧食的容器,對許多城里人和孩子來說有些新奇,而類似這樣傳統的物件,在這個小村莊里隨處可見。也正是這些老物件,讓這個小村莊有了靈氣、有了魅力,記住了鄉愁,留住了鄉情。
據悉,白露村正在籌建鄉村振興館,計劃在館內展示村莊發展歷史、典型人物事跡、特色農副產品等內容,把“人文白露”的品牌擦得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