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步、5000步、10000步……在安徽金禾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里,高級技師、二級注冊計量師盧碧勇健步如飛,一邊對生產設備進行例行巡檢,一邊刷新著步數記錄。“只要生產線開著,我們就不能大意,做好機器的巡檢維護,才能保障一線的生產。”盧碧勇說。
自從進入公司以來,圍著生產線、配電房、中控室、機柜室,盧碧勇每天至少走上兩萬多步,巡視檢查,維護保養,確保生產設備安全平穩運行。每天的檢修工作完成后,他則伴著轟鳴的機器聲一頭扎進書堆里。“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作為一名技術人員,不斷學習,才能解決不斷遇到的新問題。”盧碧勇說。
在公司配電房里,一條風道源源不斷地向外排出熱風,這正是盧碧勇的杰作。“用小盧的辦法對出風系統進行改造后,配電房的環境溫度下降了20度,再也不用因為擔心變頻器跳停而減負荷生產了。”金禾公司電儀部經理程賀氫說。
高壓變頻器工作時,發熱量很大,夏天氣溫本身就高,再加上變頻器發熱,配電房的環境溫度常常突破70度。而一旦環境溫度超過75度,變頻器發生跳停,整個生產線就會陷入癱瘓。因此到了高溫時節,企業只能選擇減負荷生產,確保生產線還能運作起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盧碧勇和電儀部的同事們想了很多辦法:通過水冷降溫,有安全隱患,不可行;加裝空調,配電房空間太大,效果十分有限,也不可行。那段時間,盧碧勇反復研究變頻器原理,同時查閱了大量資料,最后設計出一個方案:對高壓變頻器出風系統進行改造,加裝一個風道,把熱量排出室外。“動作不大,但效果明顯。”程賀氫介紹,改造后,高壓變頻器環境溫度下降了20多度,故障率下降了90%。
工作10多年來,像這樣“動作不大,效果明顯”的技術改造盧碧勇做了很多:他改造了三胺加料口調節閥,減小了系統的不穩定性,消除安全隱患;對熔鹽泵電機控制方式進行改造,將啟動電流瞬間從3000A降至1000A,減少啟動電流對電網的沖擊,延長了機械傳動裝置的使用壽命;改造尿素熔融罐液位計,保證液位計能夠長周期穩定監測熔融罐的液位變化情況,為調整工藝參數提供了實時依據;對碳化自動包裝機器人實施改造,每年節約人工成本約110萬元;對碳化最原始的手工操作流程進行DCS改造,并在此基礎上申請了一種碳酸氫銨重結晶生產方法專利(專利號:CN108128787B)。
自2008年參加工作以來,這個1986年出生的小伙子通過自己的勤奮學習、刻苦鉆研,破解了一項又一項難題,成為了金禾實業技術攻關領頭人。先后被授予滁州市“技術能手”稱號、“安徽省技能大獎”稱號、安徽省“名師帶高徒活動”滁州市名師稱號、滁州市“皖東工匠”稱號,2021年被授予滁州市五一勞動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