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王 瓊)2021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把群眾的感受作為最根本的衡量標尺,以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情懷推進民生事業,把財政支出的85%投向民生領域,用政府的緊日子換來群眾的好日子,持續增加群眾獲得感;以深度融入、共建共享的方式,讓百姓享受到長三角一體化的紅利,不斷擴大“幸福圈”;精準科學治污,探索協同治理,不斷做好生態環境這篇“大文章”,一個宜居宜業的山水品質之城特色日益彰顯。
加大投入,獲得感持續增加。2021年,全年民生支出392.5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85%。實現新增城鎮就業11.1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8.2萬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平均繳費標準同比提升21.6%、居全省第四,低保標準提升6.7%;落實“雙減”要求,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實現課后服務全覆蓋;疫情防控成果持續鞏固,未出現輸入關聯病例;“難安置”專項整治扎實推進;為民辦十件實事件件落實處、見實效,一張張“民生清單”成為群眾的“幸福清單”。
共建共享,幸福感不斷提升。作為長三角地區核心城市之一,我市圍繞公共服務深化與長三角區域城市的共建共享,突破區域壁壘、實現資源聯動,讓老百姓實實在在享受到長三角一體化的紅利。簽訂醫療機構合作協議81個、實施合作項目139個,引進學校11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天長金牛湖校區建成招生,與長三角成員城市實現醫保“一卡通”,與全國200多個城市實現公交“一卡通”,與周邊城市實現疫情防控、警務合作、應急災備等通聯協作,民生的“幸福圈”擴大、幸福感提升。
創新治污,守護“最美底色”。我市堅持依法精準科學治污,持續推進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和長三角綠色生態一體化發展,深化共保聯治,推動協同治理,不斷創新制度,合力解決區域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一年來,全市PM2.5平均濃度繼續下降,實現2017年以來“四連降”,創歷史新優;19個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水質達標,地表水質量改善幅度居全省第1位;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源達標率100%;受污染耕地和受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