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許繼偉書記、吳勁市長,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貴市火速集結馳援人員,迅速調集檢測車輛,快速增援應急物資,有力緩解了抗疫一線的急難問題,疫情防控向好態勢持續鞏固。在此,向您及貴市人民表示誠摯感謝,向援宿醫務人員致以崇高敬意!”
12月19日,一封飽含深情、落款為“中共宿州市委書記楊軍、宿州市人民政府市長王啟榮”的感謝信,由宿州市寄到滁州市,見證著兩市人民的手足之情。隆冬時節,兩座城卻溫暖如春。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是兩地人民共克時艱的寶貴精神財富。
12月15日18時許,宿州市埇橋區出現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輕型)。疫情發生后,省、市、區領導高度重視,“扁平化”指揮,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迅速組織開展各項防控工作。省派駐專家組指導開展核酸檢測,保障應檢盡檢。
16日0時許,我市接到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通知,要求緊急調集檢測車輛、人員和物資馳援宿州市。疫情防控,刻不容緩。滁州市和天長市兩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連夜組織人員,做好火速趕赴宿州的準備。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僅僅數小時,滁州市先進的移動PCR實驗室方艙車輛已經到位,6000份檢測試劑已經到位,12名援宿防疫人員快速就位。與此同時,天長市移動PCR實驗室方艙、1000余份檢測試劑和8名援宿防疫人員也已就位。
當夜接到命令的,都是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徐志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市疾控中心楊曉坤、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陳勇,支援過六安市疫情防控工作;其他人員,也都是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最前線人員,經驗豐富;就連車輛駕駛員,也有著疫情防控工作中豐富的駕車經歷……
一大早,肩負著兩市人民滿滿期待和無限信任的20名防疫人員,登上車輛一路向北。在宿州市埇橋區中醫院新區和桃園鎮衛生院,兩支隊伍20位英雄迎來四天三夜的艱苦工作。“精準快速出結果,是我們的唯一目標。”20個人的心中,裝滿了責任與擔當。
編號、信息錄入、試劑分配、核算提取、核酸擴增、出結果,20名隊員幾乎全天候呆在方艙車里,每人每天休息只有三四個小時。飯菜涼了,等一等;口渴、如廁,忍一忍;呼吸不暢、衣服濕透,熬一熬……
每一位無畏“戰疫”的英雄背后,都有牽腸掛肚、望眼欲穿的家人。市第一人民醫院鄭昕的妻子,是曾參加過首批安徽省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隊員李苗苗。“他去年就主動報名,說隨時可以參戰。”李苗苗告訴記者:“這一次,我沒有太多的擔心,因為我們國家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已經相當成熟了”,“反倒是女兒,天天掰著手指,算爸爸出差幾天了……”
“全部陰性!”這個檢測結果,讓所有人心里的石頭終于放下。同舟共濟情相系,最難風雨故人來。包括滁州在內的全省各地防疫人員馳援宿州,大家不畏嚴寒、日夜奮戰,幫助當地在很短時間內完成130萬人次的核酸檢測,為疫情防控筑牢了嚴密防線,發揮了重要作用,彰顯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奉獻精神。
眾志成城,我們沒有翻不過去的山;心手相牽,我們沒有跨不過去的坎。宿州市兩位主要領導在感謝信中表示,兩市在抗疫斗爭中結下的深情厚誼,660萬宿州人民永遠銘記在心。同樣,對于400多萬皖東人民來說,若有需要,我們義不容辭。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省市統一指揮調度各方面資源力量,各地在疫情面前各司其職、各盡其力,形成全民抗“疫”的戰略格局。滁州、宿州兩地堅定信心、同舟共濟,攜手并肩、守望相助,精準施策、科學防治,齊心協力凝聚阻擊疫情的強大力量,一定能夠筑起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一定能夠奪取疫情防控遭遇戰的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