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1年8月30日第九版)
安徽英科醫療用品有限公司位于淮北市濉溪縣濉蕪產業園,是一家專業生產一次性醫用防護手套的加工貿易企業。8月19日,經海關查驗后,該公司生產的2380箱醫用丁腈手套檢驗合格,順利裝箱出口到英國。
由于當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散蔓延,對國內醫療物資的需求劇增。“淮北海關聚力‘六穩’‘六保’,主動對接企業,積極支持重點行業、龍頭企業開展加工貿易保稅業務。”淮北海關相關負責同志表示,針對企業在業務辦理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堵點,派專人指導,幫助企業理解保稅政策內容,明晰政策變化方向,“一對一”精準幫扶。
今年以來,淮北海關持續推進“提前申報”“兩步申報”等業務改革,建立加工貿易備案快速通道,簡化加工貿易手冊備案環節程序,提升通關效率,確保企業通關“零待時”,最大限度為企業節省時間、資金成本,提升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力。今年前7個月,淮北市進料加工進出口總值4.02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424.55%,增速居全省第一。其中出口3.18億元人民幣,增長414.35%;進口0.84億元人民幣,增長467.24%。淮北市進料加工已連續七個月實現進、出口同比雙增長。
加工貿易,是指經營企業進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輔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裝物料,經過加工或者裝配后,將制成品復出口的經營活動。加工貿易在開拓國際市場、利用海外需求帶動國內經濟增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前7個月,我省加工貿易進出口700.1億元,同比增長29.9%,充分展示了我省加工貿易呈現強勁增長的向好態勢。
近日商務部正式印發的《“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優化貿易方式,做強一般貿易,提升加工貿易,加快發展其他貿易方式,鼓勵企業加強研發、培育品牌、建設營銷渠道。
一系列政策舉措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持。“以往我們集團內各子公司間外發保稅料件要向海關辦理加工貿易賬冊和繳納保證金,業務流轉繁瑣,既影響辦事效率、增加人力物力,也增加了融資困難。這些問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顯得更加突出,給我們公司帶來了很大壓力。”長電科技(滁州)有限公司關務負責人方麗日前表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滁州海關積極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結合重點企業“一企一策”等政策,為長電科技量身打造便利措施,努力滿足企業現實需求。針對長電科技與集團其他子公司之間貨物流轉的特點,將其納入“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改革試點,成為滁州轄區首個集團保稅試點企業。
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改革試點是海關總署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加工貿易監管的重要舉措。企業集團納入試點后,加工貿易保稅料件可在同一集團內成員企業之間進行自主存放和自由調撥流轉,簡化外發加工、內銷等業務辦理手續,減免部分環節擔保。
“我們公司在集團保稅模式下,可以取消原加工貿易外發、擔保等海關手續,不用再辦理外發申請表和繳納全工序外發保證金,預計公司年節約保證金150萬元,這項政策既能為我公司節省人力物力,也能緩解資金壓力。”方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