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他放棄安逸的生活,志愿當起紅色講解員,向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深情講述家門口的那段紅色歷史,即使家庭遭遇變故也從未中斷,只為把紅色基因代代傳承。他就是12年如一日堅守在大橋鎮紅色旅游景區中原局舊址志愿講解員崗位上的楊為林。
楊為林是定遠縣大橋鎮三官村灣楊村民組村民。他所在的三官村是紅色革命老區,為中原局第三次會議舊址所在地,劉少奇同志曾在這里生活和戰斗過。兒時的楊為林時常聽長輩講起這段紅色歷史,自小就對共產黨心生敬意,決心“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長大后的楊為林不僅入了黨,還當起了村干部,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退休后,見中原局第三次會議舊址紀念館缺少講解員,他便自告奮勇地當起了“編外”講解員,用心用情講好這段紅色黨史。
每天只要有游客來參觀,他就立刻帶上擴音器,站在紀念館門口笑迎游客,熱情地為大家講解。節假日,尤其是春節期間游客更多,面對源源不斷的游客,楊為林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地講解,多少次喉嚨變得沙啞,但他從未抱怨過半句。
村民見他辛苦便勸道:“老楊,你這么辛苦講解干什么,他們來玩讓他們自己逛就是嘍,你自己年紀這么大了,身體也不如以前硬朗,不要把自己累壞了。”
對此,楊為林卻說:“我作為中原局舊址的講解員應該履行好我的職責,不能辜負政府、游客對我的信任。如果游客來玩一趟就看看風景,沒有了解劉少奇同志在這生活戰斗的經歷,那多遺憾呀!”
多年來,楊為林不斷加強學習,努力探索講解方法、提高講解技巧。為了使講解生動形象,他多次登門“采訪”熟悉那段歷史的鄰居,獲得了很多紅色故事和珍貴史料。此外,他認真做好小筆記,記住游客的提問,再利用閑暇的時間查找史料,豐富自己的講解內容。他還根據不同游客的需要,整理出不同的講解詞,做到“因人施講”,比如面對小學生重點講劉少奇愛學習的故事,面對青年人則主要講共產黨的無私奉獻精神,努力讓講解更具針對性。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前幾年,楊為林的家庭遭遇了一些變故,他的小兒媳和小兒子相繼過世,女兒也患上重病。艱難時期,楊為林克服困難,從未放棄過自己的這份“編外”講解員的工作。
楊為林志愿傳承紅色基因的精神感動了很多人。這些年來,新華社、鳳凰衛視、安徽電視臺等多家中央及省級媒體報道了他的感人事跡。2017年,他還受邀到北京參加有關聯誼會,受到老一輩革命家后代的熱烈歡迎,并獲贈珍貴歷史資料。
面對未來,楊為林堅定地說:“我要把我知道的故事講述給更多的人聽,讓他們了解中原局,了解新四軍,了解我們的土地上發生的故事,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