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安縣魚塘村積極壯大村集體經濟,改善村居環境、帶領村民致富
村強民富奔小康
年關將至,來安縣半塔鎮魚塘村一年一度的股東分紅大會又如期舉行,村民們熱熱鬧鬧地排著隊,依次在分紅發放清單上簽上姓名、摁上手印,領取屬于自己的分紅份額。“今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一共192萬多元,我們拿出將近96萬元給大家分紅,每人分紅210元。”魚塘村黨總支書記張大年介紹。
領分紅的隊伍中,村民吳身富臉上的笑容尤其燦爛,“村子美了,環境好了,干活就在家門口,村里還給分紅,我們真是過上了過去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作為最早被村里請回來參與建設的一批人,對這幾年生活的變化,吳身富感覺既滿足又驕傲。
魚塘村位于來安縣半塔鎮東北部,因為地處偏僻,交通不便,過去,村集體經濟發展比較困難,201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僅為三萬元。2012年,村兩委抓住外企在魚塘村投資開辦養殖場的機遇,成立魚塘村村級經濟發展公司。“村里本來就有不少長期在外從事工程項目的技術人員,把他們請回來,再組織好村里的青壯勞力,我們就能干出像樣的配套工程。”于是,張大年領著黨員聯絡小組,甩開步子,分赴各地聯絡本村在外務工人員。
長期在外打工的吳身富就是那個時候回到魚塘村,和同村的伙伴一起參與嘉吉項目部分附屬設施工程建設,一年掙了3萬余元。“在家門口干老本行,不比出去打工掙得少,還能照顧家,心里特別踏實。”吳身富說。
路肩培護、綠化帶種植、有償處理養殖垃圾……通過為企業提供配套服務,30多位村民得以在家門口上班,也為村集體帶來了每年200余萬元的集體經濟收入。
養殖場投產后,原來一直靠種田為生的徐國柱換上工作服,成了一名朝九晚五的工人。“每個月有4000多塊的工資,廠里還給交了五險,收入穩定了,心里特別有底氣。”徐國柱說。目前,魚塘村有50多人像徐國柱一樣,在養殖場實現了穩定就業。
“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最終目標,是讓村民共享發展成果,集體過上小康生活。”魚塘村黨總支書記張大年介紹,為了讓全體村民共享村集體經濟發展成果,從2015年開始,村里每年從村集體收入中拿出一筆費用,為全村3773名村民中符合條件的3655人,繳納全額醫保。2018年10月17日,魚塘村召開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首屆股東分紅大會,四年來,3655名股民人均分紅均在200元左右。
魚塘村地勢偏僻,不能自流灌溉,以往,每到耕種季節,村民都要自籌費用用于挖渠清淤、提水灌溉,每畝地的灌溉成本約為50元。集體經濟壯大起來后,為了方便村民進行農業生產,魚塘村投資近37萬元,為村民修筑機耕路354米,配套涵管3500節,投資10萬元購買機械設備,用于挖渠清淤。每年耕種時節,還從村集體經濟收入中拿出20萬元,為境內農田提水灌溉。
為了改善村民生活環境,魚塘村先后投資18萬元,新建綠化池80個,栽種樹苗12000株,對村莊進行綠化;投資10萬元,安裝路燈100盞,對新農村點進行亮化;投入20余萬元建設標準化村級活動場所300平方米,安裝廣場健身器材,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村里的變化讓村民們的獲得感不斷增強。“提水錢村里給,醫保村里交,每年還有分紅,村里的發展讓我們老百姓得到的實惠太多了。”村民顏作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