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的重大調整。深刻認識和把握這一新思想,對于滁州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意義
第一,這是我國經濟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抓住了新一輪世界產業結構調整機遇,實施出口導向發展戰略,形成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發展模式,發揮自己的優勢,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推動了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創造了中國奇跡。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崛起,中國必須將經濟發展的動能從“出口—投資驅動模式”轉向“內需—創新驅動模式”,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第二,這是適應國際環境變化的迫切要求。進入新世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發展,世界貿易和產業分工格局發生重大調整。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歐美國家針對一個時期以來產業“空心化”的弊端,紛紛出臺“再工業化”計劃促使制造業回流。西方主要國家民粹主義盛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2020年初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逆全球化趨勢更加明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大沖擊。新發展格局是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的戰略舉措。
第三,這是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構建新發展格局強調擴大內需,是要堅持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依靠科技創新,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形成更多新的增長極,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二、深刻理解新發展格局的基本內涵
第一,新發展格局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從國際上看,90%的國家發展依靠內需,大的經濟體更是如此,在內需中,消費需求一般占70%甚至更高,而我國常年只有45%左右,必須大力提高國民消費水平,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利用我國超大國內市場的優勢,實現“以內促外”。
第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要促進消費擴大與消費升級,促進國內產業結構持續升級,提升我國產業鏈體系質量,維護經濟安全,產業鏈供應鏈要從過去成本市場導向轉向自主安全可控導向。
第三,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科技創新。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是暢通國內大循環、塑造我國在國際大循環中主動地位的關鍵。要加強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注重原始創新,集中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著力改變高端產業和先進技術對外依賴性。
第四,推動更深層次改革。新發展格局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必須優化收入分配格局,改變城鄉管理體制,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破除妨礙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實現供求動態均衡。
第五,實行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推進“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暢通國內國際循環,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形成更加緊密穩定的全球經濟循環體系,提高國內大循環的效率和水平。
三、滁州要在適應新發展格局中攀登新境界
一要主動適應新發展格局。新發展格局,我市機遇大于挑戰。國家擴大內需,有利于我市擴大和搶占國內市場;國家加速城鎮化進程,有利于我市城鎮化發展;國家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有利于我市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國家推進改革,有利于我市發揮“大包干”發源地改革優勢;國家擴大對外開放,我市經濟外向度低,有利于我市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二要提高滁州目標定位。“十三五”時期,滁州先后突破2000億元、3000億元大關,提前進入全省“總量第三、人均第一方陣”,首次邁入全國百強城市行列,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新階段,滁州要向更高目標攀登, 滁州市委六屆十一次全會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全市GDP突破萬億元、較2020年翻兩番,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以上,美麗滁州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三要堅持推進工業強市戰略。2019年,滁州市三次產業結構比為8.6:49.1:42.3,全國是7.1:39:53.9,2018年,滁州的工業化率為45%,六大支柱產業主要是重工業,說明滁州還需要大力發展工業。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工業仍然是滁州的主導產業,仍然是滁州拉動三產、提升一產的關鍵產業。
四要推動新型城鎮化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2019年,滁州市城鎮化率54.54%,低于全國的60%多水平,說明滁州農業農村發展還是短板,農村經濟發展空間很大,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是發展的機遇。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建設現代農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培育經濟發展新增長點。
五要實施創新驅動。2019年滁州市GDP總量2909.1億元,人均GDP突破7萬元,經濟已有相當規模,重點應當轉向內涵擴大再生產。滁州要實現新跨越,必須實現經濟發展由要素、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推動產業鏈再造和價值鏈提升。
六要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目前,滁州經濟社會發展與滬蘇浙地區仍存在較大落差,在長三角27個中心區城市中的排名靠后。要對標長三角先進地區,高效承接長三角地區產業轉移,高質量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加強區域協同發展和優勢互補,協同推進長三角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滁州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