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從“環滁皆山也”到“湖上有時思洛社,人間何處不滁州”……千百年來,翻開滁州的城市建設篇章,奮進的步伐從未停止。
走過平湖煙雨,跨過歲月山河,滁州人深信,從規劃到實施,從紙上到地上,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收獲的必將是一座宜居宜業宜游之城。中心城區南延、北拓、東擴……“十三五”以來,滁州城市建設的步伐持續加速,聚力“一山(瑯琊山)、一河(清流河)、一城(滁州古城)、一湖(明湖)”四大工程,不斷優化路網布局、完善城市配套、深化環境治理、提升服務功能,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城市活力日益彰顯,一座“山城相依、水城交融”的山水園林城市正在清流河畔展露芳華。
清流河畔碧波蕩漾、花博園繁花似錦、老城區古色古香……觀今日皖東,大地處處皆美景、移步即成畫。
精致建設,亭城更宜居
一篇《醉翁亭記》,使瑯琊山乃至滁州,蜚聲海內、名傳千古。但時光荏苒,曾經的“山行六七里”已成了“山在城中、城與山連”。
依山靠山,做好“山”文章,方為美麗新滁州增“色”。
重新修整瑯琊閣,保留修繕碧霞宮,根據志書記載增加六方亭、會峰亭等歷史遺存,重現山水園林的古典韻味,為千年瑯琊山“穿上”新衣。
幾年來,瑯琊山正以規劃為龍頭,繪就景區新藍圖。實施了瑯琊山東部山區飛越叢林項目,填補了瑯琊山景區戶外大型參與性項目的空白;謀劃了摩崖石刻攀巖項目,籌備戶外運動和探險基地;設計了二道河漂流項目……與此同時,還修建了東門道路、南門道路,謀劃并啟動了30公里的環瑯琊山景觀道。
“山”的文章做好,“水”的文章更要做足。
秉著生態修復、城市修補這一思路,謀劃推進相關專項規劃編制,研究推進水體水系治理、大氣土壤污染治理、城區綠地系統完善等城市雙修工作,先后開展了北湖景觀改造省級示范項目、明湖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老城區道路“白改黑”、敬梓路等斷頭路打通、第三污水處理廠新建及第一、第二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建設,開展了瑯琊山龍尾山、鳳凰湖、豐樂亭景區生態修復改造,啟動推進了新建居住區海綿項目和充電樁、停車場項目建設,推進了城市水系整治和清流河等水環境治理工作,完成了城南濕地公園等城市綠化項目建設。
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資源稟賦,改造修繕古城,讓歷史中的“滁州”再露新顏。
成功創建省級節水型城市、歷史文化名城。東大街橋、文德橋加固修繕、章益吳棠故居保護、紫薇北路北延、北湖拱極門、望湖閣等均已完工,北湖已開園、太仆寺試運營、明湖預開園。遵陽街改造下水關文物保護、甕城、大東門、歷史建筑修繕主體等均已完工。
暢通城市交通“毛細血管”,便利市民出行,助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豐樂大道、來安路、鳳凰路改造面貌一新,城南路網快速推進,中都大道北延貫通,定遠路、菱溪路改造基本完工,明湖路網、紫薇路下穿鐵路兩側引道、上跨清流河橋等建設快速推進中。
一條條寬敞通暢的道路,在不斷拓寬和延伸中拉大了滁州城市框架;一處處新建、修繕或改造的景點綠地、休閑廣場,成為這座城市里生活的人和外來客休閑、娛樂、游憩的好去處。縱觀今天的滁州,不僅主城區面積由50平方公里擴展到90多平方公里,構建了“141”城市空間,遙感衛星捕捉到地表夜間的點點星光,正逐漸與南京連成一片、融成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斷彰顯著這座城強勁的活力。
精細管理,滁州更“有禮”
城市三分靠建設,七分靠管理。五年來,滁州城市管理下足“繡花”功夫。
結合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近3年來,我市累計投入600余億元,改造提升城區所有老舊小區、農貿市場、背街小巷,讓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舊貌換新顏”。
征收房屋995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2.25萬戶,提升社區公共服務用房41個,新建改造公廁144個,新建公共停車場26個,建設完善12個街道養老服務中心、69個社區養老服務站,建設改造12個公共體育公園……
落實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民生實事,謀民所需,溫暖民心,讓市民生活更方便、舒心、美好。
組織開展城鄉接合部環境整治,拆除各類違建4萬余平方米,清理公共場所死角垃圾2.1萬余噸、城鄉接合部區域內垃圾1.4萬余噸,取締110余個廢品回收站點,清理“牛皮癬”6.7萬余處,處理不文明養犬行為6000余起,完成450個小區管線整治任務……還每年投入近3億元,推進城鄉環衛保潔一體化,市容環境大幅改善,城鄉面貌顯著提升。
從群眾身邊事做起,強化精細管理,打造幸福家園。
推進“黨建引領,紅色物業”建設,開展物業管理“品質提升”專項行動,對211個物業小區管理達標升級,督促各區對市本級328個無物業管理小區通過引入“大物業”管理、統一打捆給大企業管理等方式,物業覆蓋率已達83%。常態化開展綜合執法進小區,深化小區管線整治、農貿市場管理、經營秩序整治,居民小區、農貿市場經營秩序、形象煥然一新。
深化城鄉環境整治。持續對104國道沿線、永陽路口、擔子街道、滁定路、龍庭路等城市出入口、城鄉接合部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深化交通秩序整治,常態化組織千名警力開展高峰執勤,持續深化“文明禮讓”守護行動,大力開展亂停、亂行秩序整治。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配置完善“12+N”志愿服務隊伍,吸引了全市98.8萬人注冊加入志愿者隊伍,服務總時長1490.5萬小時,共開展活動7.5萬余場,服務群眾360多萬人次。一群群“小紅帽”“紅馬甲”或參與衛生保潔,或走訪宣傳,或勸導交通,滿城飛舞的“志愿紅”已成為滁州大街小巷一道最靚麗的風景線。
居者心悅、來者心儀,一座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現代化新滁州正款款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