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企業復工復產,商貿餐飲景點開放,農貿市場活禽交易,隨著近日市里有序恢復措施的陸續推出,滁城逐漸回歸以往活力。
然而,有序恢復不等于完全解禁,不等于高枕無憂。畢竟,疫情防控尚未到可以鳴金收兵的時候,越是“節骨眼”,越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輕心。
毋庸置疑,從嚴實防控直至當下有序恢復,如此大好局面與形勢,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統籌兼顧、整體防控的體現,是全市上下萬眾一心、勠力鏖戰、群防群控的成果,過程艱辛,來之不易,理應珍惜。
但眼下,一時間,有人“嗨”起來,忘記還有疫情的存在:召朋呼友,訴“苦”解“愁”;“心安理得”出入不帶證,抑或胡攪蠻纏,蒙混過關;口罩束之高閣,猶如“百毒不侵”;防控守則拋之腦后,“格格不入”。
殊不知,這種狀態極其要命。設想一下,倘若再來“毒君”之流,我們又要如何收場管控局面,如何面對受此牽連群眾,如何坦言擔當作為?當下,抗“疫”大考并未結束,潛在危機依舊存在,后續仍待不懈堅守,決不能忘乎所以。關鍵時刻,不僅要統籌、實舉、眾智、協力,更要務必把疫情防控、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置于首位,真正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手硬”。
“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希望每一次突如其來的變數,會讓我們經驗后更為強大,讓事業發展和社會進步更具廣度、深度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