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六屆九次全會明確提出,要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目標,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推進社會治理創新,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強社會治理,就要持續保障改善民生。要扎實推進33項民生工程,辦好年度為民實事;統籌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殘疾人、困難家庭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工作。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和教育布局優化調整,切實解決“入學入園難”問題;加快“健康滁州”建設,完善醫療保障體系,提升醫療服務、中醫健康和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能力。要推進養老服務三級中心建設,深化智慧養老試點,探索多元化醫養結合模式;加快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協調發展。
加強社會治理,就要深化平安滁州建設。要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緊盯涉黑涉惡重大案件、緊盯“保護傘”“關系網”,緊盯黑惡勢力經濟基礎不放,確保取得壓倒性勝利。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推進“三轉”攻堅行動,不斷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切實化解一批信訪突出問題,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要健全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深化平安滁州建設,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要加快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建設,全面提高網絡治理能力。堅持加大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切實保障群眾食品藥品安全,推進市場監管體制改革,加大違法行為打擊力度。
精細精致建設城市、不斷改善人居環境、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目前,中心城區能級低、縣(市)城帶動力弱,是我市城市建設的一塊短板,我們要持續發力城市建設,全面提升建設品質,優化宜居宜業環境,增強城市凝聚力輻射力。
要建好中心城區。重點抓好“1234”,即一大目標、兩個同城化、三篇文章、四個一工程,堅持不懈打造合寧之間新型區域中心城市。要加快推進對內“141”組團、對外與南京“兩個同城化”,著力做好創建文明城、構建大骨架、織密民生網“三篇文章”,重點抓好一山一城一河一湖“四個一工程”;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上,要堅持以創建促城建,圍繞創建加快滁城大改造、大整治、大提升,鞏固達標項、補齊欠賬項、攻堅薄弱項、提升管理項,進一步提升滁城居民獲得感、幸福感。要不斷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建好各縣(市)城,以完善功能、提升品質、打造特色、集聚人氣為目標,全力建設宜居宜業美麗縣城。
藍圖已經繪就,奮斗只爭朝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今年既是決勝年也是攻堅期,我們要緊扣目標任務,頂壓前行、負重向上,上下同心、團結奮斗,全力收好關、再創新業績。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