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新區“南京江北新區”設立以來,滁州市委、市政府以敏銳的眼光、開放的氣度提出了“對接大江北”的戰略目標,并展開了一系列工作。
風起自當揚帆。滁州與南京一衣帶水、地域相連、文化相通、發展相融,一直以來都注重交流合作,江北新區建設對滁州來說更是難得的發展機遇,應主動出擊、對接融入,從隔江相望走向擁江合作,從而實現互利互惠的共贏。
共贏,需要積極的姿態和自信的氣魄。面對難得難求的機遇,我們當然也必須邁開腿跨過江去調研考察、洽談磋商,在理念思路、規劃舉措等各方面作全方位的對接,張開懷抱迎接“大江北”時代的到來。早在江北新區設立前,我們就先后作出了融入長三角、東向發展、建設皖蘇經濟帶等戰略設計,高站位、大胸襟推動開放發展。這幾年,更是圍繞互聯互通、協調協同、承接對接,謀劃實施了一大批基礎設施類、產業類、社會事業類重點項目,為對接“大江北”打下了堅實基礎。因此,我們有理由、有底氣建設好“大江北”、合作“大江北”、共贏“大江北”。
合作共贏,靠的是高遠的眼界和高超的智慧。任何有效的合作,都應該是以互輔互補為基礎、以互利互惠為追求的。共贏不是簡單地分一杯羹,你做桂圓、我做紅棗,你做技術、我做主料,共煲一碗湯,才是真正意義的共贏。對接“大江北”,要搞清搞準南京江北新區的建設定位、發展愿景、現實狀況,尤其是摸清搞準他們在規劃設計、產業布局和各生產要素方面的需求。結合實際進行我們的藍圖規劃和產業布局,在發展鏈條上做文章,在不可或缺上下功夫,才會相互扶持,攜手并肩走向共贏。
對接“大江北”,核心在于要有清晰大膽的高端定位,立足于并跑不跟跑、錯位中補位,定位于打造發展腹地、創新高地、產業基地、康養勝地,科學編制規劃,分領域、分區域進行發展布局,才能真正與南京江北新區聯袂共舞、同步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