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書記張祥安在市委六屆五次全會上強調,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之路,繼續大力開展“綠色滁州行動”,努力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這是市委踐行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有關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講話精神作出的具體部署,各地各級各相關部門要站在建設現代化美好新滁州的高度,切實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全面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務求實效,將綠色發展落到實處,奮力開啟生態文明滁州建設新局面。
近年來,我市各地通過實施森林增長工程、綠色發展行動計劃,開展“三線三邊”整治、三治三增三提升、環保整治行動、農村環境“三大革命”等一系列具體行動,生態滁州建設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績。截至目前,全市完成造林21.1萬畝,創建省級森林城鎮11個,省級森林村莊60個,邁進“國家園林城市”和“安徽省文明城市”行列;美麗鄉村“百鎮計劃”全面完成,實現了村莊的“美化、亮化、硬化”;全市共設立河長3434位,1068條河流、19座湖泊、653座水庫有了具體責任人,水環境治理得到切實加強……但是,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相比,我們的環保生態文明建設還有很多迫在眉睫的工作要做,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市委六屆五次全會部署,進一步強化工作力度,持之以恒推進全市生態文明建設。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嚴格實施能源消耗、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積極創建節水型城市,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加快推廣新能源汽車和綠色建筑,不斷提高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積極培育引進綠色產業,加快傳統產業綠色化改造,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進園區低碳化、循環化、生態化發展。努力實現經濟生活生態化,發展模式綠色化。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持續抓好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問題整改,以督察促整改,讓整改見實效,扎實做好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大力實施環境保護“五個一”行動,全力打好藍天保衛、碧水攻堅、凈土治理三大戰役,強化農村面源污染防治,確保完成主要污染物減排約束性指標。要讓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成為全社會的普遍自覺行動,在領導干部中樹立生態文明政績觀,推動形成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適應的生產生活方式。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加大生態系統建設力度。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落實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要求,實施一批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工程,認真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加強城鄉綠化,持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深化生態環境監管體制改革,推進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常態化審計,嚴格執行生態環境責任終身追責制,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