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市委六屆五次全會和市“兩會”都明確提出我市今后三年的發展目標,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總量沖進全省第三。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再次吹響。要實現這一宏偉而壯麗的目標,從指導思想、發展理念、實施路徑等方面,要把握好八個“五”,向全省“第三”發起沖鋒。
這八個“五”是:以“五個一號工程”為重點推進“五大發展”,以“五大行動”為重點推進補短板、促平衡,以“五大產業”為重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五大改革”為重點推進“抓小崗促全市”,以“五大戰役”為重點推進防風險、強弱項,以“五大建設”為重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在此基礎上,立足于高質量發展,著力聚焦“五個方面”。
眾所周知,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和對發展戰略、發展動力、發展結構、發展條件、發展目的等提出的新要求,我們必須深刻領會、堅決貫徹和深入落實,并作為我市經濟發展的統領。“五個一號工程”,是指惠科建設工程、東部產城融合和西部大工業基地建設協調發展工程、明湖生態濕地建設工程、滁寧城際鐵路建設工程、脫貧攻堅工程。“五大行動”是指“雙招雙引”行動、綠色滁州行動、鄉村振興行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行動、社會治理創新行動。“五大產業”是指先進制造、特色農業、文旅康養、智慧經濟、現代金融業。“五大改革”是農村綜合改革、綜合醫改、放管服改革、新型城鎮化改革、社會事業領域改革。“五大戰役”是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平安建設、民生保障等攻堅戰。“五大建設”是指扎實推進“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建設,全面加強黨的建設。以黨的建設的強化,來保障經濟健康發展。
我市凝心聚力沖刺全省第三,在路徑選擇上要著力聚焦“五個方面”。一是聚焦創新創業,強化產業支撐。加快建設國家級創新型試點城市,加速推進“三重一創”建設。以惠科項目為創新發展“一號工程”,重點發展“五大產業”,培育多艘“航空母艦”和“巨無霸”式企業在質和量方面大幅度提升各類開發區和園區水平。二是聚焦協調協同,建設美麗家園。以東部國家級產城融合示范區和西部大工業基地建設為協調發展“一號工程”,加快與南京同城化、合肥一體化進程,著力打造省際交匯區域中心城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三是聚焦綠水青山,改善生態環境。以明湖生態濕地建設為綠色發展“一號工程”,加快省級綠色生態城市綜合試點建設,爭創國家級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和生態市、森林城市。四是聚焦動力活力,深化改革開放。通過深化改革,最大限度激發活力、釋放紅利。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統籌對內合作與對外開放,形成全方位開放格局。以滁寧城際鐵路建設為開放發展“一號工程”,建設大江北協同區。五是聚焦共建共享,增進人民福祉。以脫貧攻堅為共享發展“一號工程”,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
美好的愿景令人振奮,宏偉的目標催人奮進。全市上下要認真落實市委六屆五次全會和市“兩會”精神,按照八個“五”的要求和布局,在新時代里展現新氣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埋頭苦干,實現新作為,奮力開創現代化新滁州建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