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突出“六個新”,即“新時代、新矛盾、新思想、新方略、新任務、新征程”,讓我市監獄工作方向更明、思路更清、信心更強、干勁更足。就監獄工作而言就是要把握四項任務,即“法治、安全、黨建、隊伍”,堅持問題導向、實踐導向、發展導向,深入推進我市新時代監獄工作新局面,取得新成效。
一、在法治建設上實現新進步、開創新局面
圍繞法治滁州建設,一定要充分發揮監獄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職能作用,自覺將監獄執法工作的每一個執法環節、每一項執法活動全部納入法治軌道,健全完善執法責任體系,依法嚴格服刑人員獎懲和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辦理,增強刑罰執行的確定性、公正性,不斷提高監獄執法公信力。近年來,清流監獄工作不斷取得新進步,內部管理和執法水平不斷得到提升,監獄保持持續安全穩定,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勁精準發力,鍥而不舍地推動監獄工作體制改革,著力構建精細集約的管理運行機制、科學完善的分類行刑體系、嚴格規范的執法管理體系、實戰實效的現代警務模式,切實保障服刑人員合法權益,積極提供優質高效的“便民、利民、為民”執法服務,有力彰顯監獄管理的現代性、先進性,讓人民群眾體會到“可感受的文明”,進而推動監獄工作改革發展與法治滁州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不斷增強監獄發展的內生動力,展現創新發展的蓬勃朝氣。
二、在安全布局上實現新定位、擔當新使命
圍繞平安滁州建設,一定要深化平安建設,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主動融入社會治理大局,切實維護監管場所安全穩定,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一定要著眼新目標,通過貫徹落實治本安全觀、大力推進監獄工作機制改革,重點解決阻滯監獄工作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打造一支精通技術、善于管理、堪當重任的民警隊伍。一定要提高監獄信息化建設,以“管用、實用、好用、會用”為原則,在民警、職工中開展科技大培訓、崗位大練兵,不斷提升信息技術在各項業務中的應用水平,適應監獄工作信息化發展的新常態;做實做強監獄指揮中心,將指揮中心管理中樞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全面集成各個信息化應用系統,向實現“朝科技要警力、朝信息要安全、朝數據要保障”三大目標邁出堅實一步。一定要強化監獄改造罪犯的核心職能作用,牢固樹立以改造人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提升改造罪犯的主業意識,全面提高教育改造質量,從滿足于“不跑人”的“底線安全觀”向為社會輸出合格“產品”的“治本安全觀”轉變,進一步勾畫好監獄工作發展愿景藍圖。
三、在黨建工作中構建新格局、發揮新優勢
圍繞黨建工作建設,一定要緊緊圍繞“抓班子,帶隊伍,保安全,促穩定”的工作思路,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健全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黨委書記第一責任和班子成員“一崗雙責”的“四責協同”機制建設,在強化“四位一體”中統攬全局,突出強化擔當,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做到帶頭學習、帶頭調研、帶頭落實,深入一線深耕監獄基層黨建工作。要實現對基層黨支部動態化分級管理,科學細化黨內組織架構,實現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三級聯動,推動業務、黨建齊抓共管、層層落實。要把落實管黨治黨責任細化到每一個具體項目和每一項工作任務中,以黨建帶隊伍,以隊伍促業務,推進監獄內涵式發展。嚴格落實民警日常管理考核要求,強化監獄中層干部考核問責,真正抓好“關鍵少數”,努力構建環環相扣的崗責聯動管理體系。要注重隊伍能力培養,打造讓想干事的人有舞臺、能干事的人有機會、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的人才孵化機制。努力培養出一批監獄事業的主人翁、改革前行的燃燈者、平安監獄的守夜人、科學矯治的引航員。
四、在隊伍建設上實現新氣象、譜寫新篇章
圍繞民警隊伍建設,必須把握全局、聚力突破,擔當實干,以“釘釘子”精神狠抓工作落實。一是樹立精細化管理意識,提高規范化管理水平。深化《民警一日工作流程》、《罪犯一日行為規范》等精細化管理手段和措施。將上級的要求以及相關規章制度,細化量化為一系列便于執行的辦事規程和行為準則,使監獄精細化管理有依據、民警行為有規范、落實工作有標準。二是規范內部管理,提升監獄工作的文明度。進一步加強和規范監獄內部管理,彰顯監獄管理的現代性、先進性;堅持既講法度又講溫度,切實保障罪犯合法權益,深化監獄與社會公眾開放互動,切實讓人民群眾體會到“可感受的文明”。三是以全面從嚴治黨為龍頭,強化監獄政治保障。毫不動搖堅持黨對監獄工作的絕對領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新部署新要求,全面抓好監獄黨的建設、黨委班子建設、基層黨支部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著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為監獄發展提供根本保障。
(作者為市清流監獄黨委書記、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