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滁州演藝集團小劇院內座無虛席,一場兒童劇正在精彩上演,在40分鐘的演出時間不時博得觀眾們陣陣掌聲,他們為演員們一絲不茍的對藝術的追求、扣人心弦的跌宕起伏的劇情和集團精心的準備、周到的服務感到由衷地欽佩。
據悉,這項工作從去年底開始籌劃,今年新學年開始每周演出2場,面向全市免費為中小學生演出,每一場一所學校300人(包括家長),至今已經演出了80余場,計劃演出100場,觀眾主要是瑯琊區和南譙區學校的小學生。
演出結束后舉行了座談會,來自各界的人士暢所欲言,紛紛暢談了感受和對演藝集團如何更好地為人民大眾服務的期望。參加座談的有市人大、市政協領導,市文廣新局、市婦聯、市教體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市一小、城南小學教師代表,大家在座談時認為,推出的這批新劇目擴大了兒童劇的影響,深深地打動了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起到教育、啟發和鼓舞的作用,達到了從小抓的目的;過去,演藝集團大張旗鼓地開展了送戲到農村的活動,豐富了農民的文化生活;觀眾是一個廣大的群體,不僅有農民,還有學生,這個群體還是比較龐大的;學校教育十分重要,通過在課堂的比較系統的學習,能夠掌握許多書本知識;但是,僅僅是掌握書本知識是不夠的,要通過文化、藝術、圖書館、博物館等多種方式和陣地,培養孩子們多方位的廣博的知識和興趣愛好,同時,也能促進對科學知識的理解,造就一代新人。
大家在座談時充分肯定了演出兒童劇取得的成功和產生的積極深遠的影響;同時,對集團面臨的難題做了剖析,如開拓市場、人才培養、籌集資金、組織觀眾等,并就如何破題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
要拓寬演出渠道。前幾年,演藝集團舉全集團之力廣泛開展了送戲下鄉活動,組成2支隊伍送戲進村為農民演出;市政府購買服務,為演出提供經費保障,農民不用花一分錢,就能夠在家門口看到專業院團演出的精彩文藝節目。如今,演藝集團推出兒童劇在小劇場演出,讓家長孩子興高采烈而來,效果甚好。但是,能否把兒童劇引進校園,讓更多的孩子看到,受教育。
要創新發展,推出新劇目。根據時代的變化,觀眾對文藝提出的新要求,必須適應新時代新要求,努力推出一批適應觀眾需求的好劇目;要根據不同的觀眾群體,通過引進、創作、移植等多種渠道,發揮自己的人才、陣地、管理等多種優勢,推出深受觀眾喜愛的好劇目。要經常開展演出活動,一段時間推出一個重點演出活動,保持演出活動不斷線、長流水,使演出活動深深地扎根于觀眾,讓孩子們一年四季都有文藝節目看。
要苦練基本功,抓好隊伍建設。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此話道出一個真理:沒有扎實的基本功,即使有好的劇目、好的劇場也是演不出好的效果;因此,必須苦練基本功。在兒童劇展演時,筆者欣喜地看到,有一批資深演員擔任的主演,他們對藝術的追求、對觀眾的熱愛都令人感動;要做好傳幫帶,把臺上的真功夫和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傳給下一代,切實地承擔起演出責任、社會責任。
要建立和完善幫扶機制。演藝集團從文化體制改革發展到今天,發展和壯大離不開市委、市政府和相關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因此,要建立一種責任機制,該幫扶的必須幫扶到位,而不是今天一遍鑼、明天一遍鼓的碎敲,把政策落實到位,把關心和支持落實在行動中,保障集團的正常運轉和不斷推出精到、精湛、精彩的兒童劇目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