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勢,指武術的架式,亦指武藝。有一句俗語這樣說:“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還有一句俗語說:“光說不練假把式、又說又練真把式”。可見,假把式,從來都不受人歡迎;只有真把式,才“又叫座又叫好”。干事業,只有“又說又練的真把式”,才叫擔當,才叫做事。
近日,一位省級領導在談到工作落實時指出:“我們過去反對干部亂作為,現在既要反對不作為,也要反對假作為。有些干部表面看,袖子擼起來了,身子也撲下去了,開過會、講過話、發過文、批過示,就算干完工作了。看似每個流程都有了,實際上是一種‘擺拍’行為。這是一種假作為現象,是‘擼起袖子不干活’。”假作為,就是假把式,就是混日子。
擺拍,是指攝影師根據自己的設想,創設一定的環境,設計一定的情節,讓被拍攝者表演,最后由攝影師拍攝完成的過程。這位省級領導說的假作為,完成符合假把式的定義。習近平總書記說的“擼起袖子加油干”,是一句完整的話,是一套完整的動作,是過程與結果、形式與內容、決心與行動、擔當與效果的統一。“擼起袖子”是做準備、準備大干一場,“加油干”是落實、將部署變成行動。但現實中,在“擼起袖子”的干部隊伍中,卻有少數人只是裝樣子,他們的袖子是“擼”起來了,卻只是為“擺拍”,故被稱為假把式。
假把式,就這樣混在“擼起袖子”的干部隊伍中。甚至弄出了比真把式還大的動靜,“袖子”擼得比真把式還往上,就是只“打雷”、不“下雨”,就是“雷聲大”、“雨點小”。這樣的“擼起袖子”,就是為了擺拍;這樣的“擼起袖子”,便成了一種擺設、一種樣子、一種幌子。為什么會出現擺拍現象?為什么會出現假把式?說穿了,一些人還是理想信念不夠堅定,還是投機心理作怪,還是缺乏干事的激情,還是不敢擔當,還是做官的目的不純。其實,擺拍就是“庸政、懶政、怠政”的一種縮影,就是精神缺“鈣”、得“軟骨病”的一種表現。
群眾眼里從來不揉沙子,黨組織也會明察秋毫。誰腳踏實地、埋頭苦干,誰夸夸其談、光說不練,誰只是“擼起袖子”、裝裝樣子,誰為了黨的事業、群眾的利益沒日沒夜,往往看得是清清楚楚。即便你認為自己很聰明,很會演戲,裝得很像,也只能“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等真相大白被人識破之后,你就會“偷雞不成蝕把米”。醒醒吧,那些自認為很聰明的人,別再裝下去了,現在開始好好干,也為時不晚;等被問責了,一切就會雞飛蛋打。
營造“擼起袖子加油干”的氛圍,讓想干事、干成事成為一種風尚。面對擺拍式的假干,就該旗幟鮮明;怎能“干和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這樣會顛倒了是非。只有激發實在實干、想為愿為內生動力,才能調動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